在东西方各种武术流派存在的今天,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武术,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其难度在于,这不仅仅是暂时的武术传承问题,而是为传统武术立下根基,以便使其长久存在的问题。如何让武术永久的在人的生活中发生作用,如何使其具有意义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动作,这关乎文化,人的心理和未来的人类存在方式。
武术的作用
要想为武术打下长久的存在根基,首先需要探讨武术存在的价值,意义和作用。这种武术的意义和价值,是一种驱动人们去实践和发展武术的动力。在古代,武术不只是一种简单体育运动和健身,而是一种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它是不同的个人和团体,在维护个体存在的过程中所必须使用的格斗技术。随着战争和武器模式的改变,武术不再是主要的攻击和防卫手段,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根据武术的内在本质特征,为其寻找一种新的武术价值和存在意义。这种新的武术探索,并不是因为传统而继承传统,而是基于一种人类的基本存在需要。它是人类的基本需要,而不是武术的需要。只有这样的基本需要,才可能成为武术存在的基本动力和价值。这种价值和意义,将是未来武术发展的指南和核心,也是凝聚人心和驱动实践的背后推手。
也许从武术的起源开始,武术也是一种健身手段,这种健康作用将仍是武术发展的动力。中华传统武术与其他武术流派不同,因为它不仅仅是针对搏斗,也是针对健康的。它不仅是针对筋骨之健康,也包含着气血之健康,情绪之健康。未来的武术发展,应该继续探索武术在健康方面的作用。也许未来会有一种以健康为核心的武馆,无论从名称宣传,还是技术过程,都是以健康为旨意。
由于战争模式的改变,武术很难以肉体生死作为其衡量标准,因为在演练过程中,人们无法真正用生死去检验。人类的基本战争生存需要的是武器和科技,不再是徒手搏斗,那么人类的基本生存要素,到底需要什么呢?特别是在以机械思考和分析为主的今天,我们的生命到底缺少了什么呢?我认为,有一种缺失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那就是人格,意志,和灵魂。我们只把机械逻辑灌输到记忆里,但缺少将人格,意志和灵魂刻印到骨骼和气血的过程。现代的人类主要关注大脑中的逻辑记忆,但却丢失了骨骼和气血里的人格和意志记忆,而武术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武术不只是体育运动,它还可以是修炼生命境界的术,通过这种术,武术不再以术为最终目的,而是以生命的实现为目的。在这种定义下,武术将成为武道,武术教育不只是术的传承,而是围绕着传道,授业,和解惑而展开。这样,武术与永恒的生命存在和文化建立其了连接,具有了永久的动力和文化支撑,这将是未来武术的发展方向。
武道体系
围绕着以上介绍的武术价值和作用,我们将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武道体系。这种武道体系可以被用来指导武术教学,武术探索,市场宣传,以及团队武馆建设。要想建立这套武道体系,我们必须考虑几个重要的探索方向,那就是武道的文化框架,术的内在本质特征,以及术与文化的结合方式。
虽然中华武术传统一直具有人文内涵,但是人文内涵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系统总结,彰显,提升和实践。在古代,武术不需要系统性的超越人文内涵,因为人类生存本身需要武术的存在。但在当代,武术不再是战争的主要手段,所以其人文内涵就可以被挖掘出来,从而成为武术发展的基石。建立武道的文化框架,并不一定是指建立新的思想和精神概念,它主要是针对既有,或者未来的人类生命目标,建立起一套从术到道的生命实现过程。这就像将喝茶的过程,升华为茶道的过程一样,喝茶不再是最终目的,而是以体验和修炼生命为目的,喝茶之术不仅没有被弱化,而是每一个具体的动作得到更加深刻的体验和保留。正如饮茶的升华过程一样,武术的升华不是弱化术,而是对每一个术进行更加彻底的总结和实践,从而在这个术上,建立出一种独特的气血和筋骨体验,并且将这种体验与生命意识体验连接起来。人格,意志和灵魂,通过术而得到体验;同时术又通过精神而得到传承。
武道体系的建立不是基于逻辑的推断,而是来源人类的直觉体验和身体实践,然后才是逻辑的展开和思想建立。从每一个术的具体实感中,去延伸人类的感官功能,从而去体验一种独特的听,视,触,力等各种功能。这些基本功能可以通过类比和内在关联,而建立起一套基本的品格体验,而大量的品格汇总,会凝聚为德的体验,从德的体验中,魂魄的体验会建立起来,从魂魄的体验中,就会踏入道的世界。武道体系不是脱离术,而是从具体的拳理,拳法,拳意,拳架中抽象出来的。武道不仅是一种指导武术教学的体系,它也是用来指导市场宣传的。比如武道体系的每一个过程,应该指出术的健康作用,品的对应关系,德的具体内容,魄的直觉指向,魂的真切体验,以及道的现实过程。这种武道体系的建立,可以用来指导传道,授业,解惑,可以用来指导健康实践,少年的品格和纯德建立,青年和中年的魂魄成熟,以及生命的实现。武道教育者,可以根据学员情况,市场定位和自己的具体爱好,而采取武道体系中的某一过程,这样教育者不仅有一套教学指南,同时信心会更加坚定,手段会更加具体,目标会更加明确。更重要的,这套武道体系会凝聚人心,会提供更广阔的武术空间,会扩大武术市场,会容纳更多人的兴趣和参与。
武道体系的创立,当然需要文武者的共同参与,它不只是实际操作,也是一系列的书籍和指南。具体的武道细节,不同境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想,这没有问题,这意味着武道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武道是健康之道,阴阳之道,动静之道,内外之道,天地之道。既然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武道也是一种上腾于天,下沉于渊的龙道,是心道,也是气道,是神道,也是体道。这样看来,武术不可能消失,而是励炼生命之宝。
武道教育
除了武道体系外,具体的武术实践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改革。简单的总结就是文与武,简与通,实与搏,段与竞,服与仪,宣与鼓,团与援,教与传,术与道。
文与武,就是指在教育者的头脑中,除了传承术,还必须具有文的意识,并且时刻结合着两者,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而进行指导。简与通,就是指除了系统的套路外,必须加强单操练习,从单操中加强体验,升华体验,并且能将单操融会贯通于具体对抗之中。实与搏,是指武术不是以体操为主,而是以实战和对抗为主,因为实战和对抗就像磨石一样,只有实战和对抗才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当然实战和对抗不应限于搏击,还可以指其实效性,体验性,和真实性。段与竞,是指段位的设立和竞技实践。特别是针对青少年,这种段位和竞技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机制。服与仪,是指服装,布置和仪式等,它有助于建立文化的氛围,气场的喧腾,心灵的感受,和神经的记忆。宣与鼓,是指市场宣传,文化教育,和鼓动激励。宣传一定需要文化的内涵,武道在此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团与援,是指团队建设和后援支撑。当代的武术教育,主要是在师傅和学生间展开,这种模式是远远不够的,脱离了团队的建设,家长后援的支持,和大量文化爱好者参与,武术的发展会大打折扣。教与传,是指新的教育模式和传承模式。教是老师与一般学生的关系,传在这里是专指武道的传承,传需要特殊的仪式和过程。术与道,是指武术教育不仅是横向的教育,更是一种纵向的生命升华教育,是传道的过程。
武道教育似乎是复杂的,但具体实施时,其过程往往是简单的。一个教师既可以负责全部武道教育,也可以由几个教师负责不同的方向。其具体武馆和教学安排,要根据武馆的办学方向,目标和学员情况来确定。虽然武道体系可以提供一整套的武术实践过程,但具体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只选择其中的部分内容来组织自己的教学内容。
武道组织
无论何种设想和体系,最终都必须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团体来实施。比如现在最普遍的武馆和组织,就是根据某一既有武术流派,建立一个武馆或者协会,其教学目标往往是围绕着术来进行。这种模式,往往很难鼓励大量的有识人士加入,其市场范围比较狭窄,宣传力度不够,这种模式往往只适合小型的个体武馆。由于它的文化和市场限制,很难吸纳各种有识之士共同参与。其教学内容不够稳定,方向不够明确,广告也缺乏针对性。
要想长久的传播武术,特别是在多族裔环境中传播武术,应该成立一种独立的武道协会,其目的是为了提供武道体系理论,武道教育指导,后援和团体组织,场地,资金,竞赛,仪式,以及广告等统一的服务模式。除此之外,这种武道协会,还应该整理武术历史和资料,收集武术器械,制作武道宣传资料等各种其他辅助性任务。所以此类协会,它不是限于一个地域,其目标是推广武道,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传播武道文化。这种基于文化框架下的武术,不仅可以吸引武术师傅和武术爱好者,同时它也可以吸引文化爱好者,健康爱好者,搏击爱好者,精神修炼者。它有足够的思想空间和市场前景,将一大批生命探索者凝聚在一起,去开启未来的武术传承。
武道组织不一定需要政府支持,特别是在刚开始摸索阶段。一个新的模式和武术传承,经常是来源于某个人或者几个志同道合的人,而不是来自于政府的灌输。这样为了保证正常运转,它需要一种盈利模式。最自然的盈利模式,那就是围绕着教育而展开,除了武道教育外,还可以开拓其他教育方向,以弥补当代教育体系的缺失。这里的盈利模式可以是多样的,它既可以是针对少年和青年,也可以是针对中年和老年。由于篇幅限制,就不在这里展开阐述了。
以上设想似乎是复杂的,如果你只从武术的角度讲,它也许是复杂的。但是武道不只是武术,而是文武各自独立的存在,探索,结合,和提升。所以它需要文者和武者的合作来完成。如果哪位武术师傅对此感兴趣,他只需展示术和个人体验,文者会根据其特征,去整理出一套武道过程。这种文武的交流和探讨,会产生一种新型的武道传承,然后根据这套武道体系,去建立宣传,教学,广告,和武馆建设架构。对于武术师傅来说,其术的本质可以保留,但其文化解释和精神内涵却是现在所没有的,所以很多工作是在文化方向展开,并且会建立一套新的教学方式。
武道,来自于深刻的灵魂体验,身体实践,和艺术性创造。它很有可能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因为它不是来自于妄想和欲望,而是扎根于永恒的存在,生命体验,和爱。欢迎有识之士,共同参与武道的交流,探索和建设。武道,是中华之道,是励炼生命之道,是未来的武术之道。
文: 新天地文化中心武术学会 宋国忠
谢谢大家!
宋艳
新天地文化中心 副主席兼秘书长
·标签关键字:武道-励炼生命之道 武道,中华,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