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竹笙功效

北美健康生活网-多伦多社区 youlife.ca 11-09 来源:本草道中药网 健康评论()

竹荪(ZhuSun)

【别名】竹蓐、竹肉、竹菰、竹蕈、竹参、竹笙

【出处】1。本品以竹蓐之名始载于《食疗本草》,云:慈竹林夏月逢雨,滴汁着地生蓐,似鹿角,白色,可食。”2.《酉阳杂俎》云:江淮有竹肉,大如弹丸,味如白树鸡。以上所述竹肉当指本品,大如弹丸是指该菌的菌蕾。

【来源】为鬼笔科真菌竹称、短裙竹荪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ictyophoraindusiata(Vent.exPers.)Fisch.采收和储藏:菌蕾破壳开伞至成熟约2.5-7h,成熟后即开始萎缩,所以,当竹荪开伞,待菌裙下沿伸至菌托,孢子胶质将开始自溶时(子实体已成熟),即可采收。用手指握住菌托,将子实体轻轻扭动拔起,小心地放进篮子,切勿损坏菌裙,影响质量。竹荪子实体采得后,随即除去菌盖和菌托,不使黑褐色的孢子胶汁污染柄、裙。然后将子实体插到晒架的竹签上进行日晒或烘烤。

【原形态】

1.竹荪菌蕾球形至倒卵形,污白色,具包被,成熟时包被开裂,柄伸长外露,包被遗留柄基部形成菌托。成熟的子实体高12-20cm。菌托白色,直径3-5.5cm。菌柄白色,中空,基部粗2-3cm,向上渐细,壁海绵状。菌盖钟形,高宽各3-5cm,有明显网格,顶端平,具穿孔,上有暗绿色、微臭的粘性孢体。菌裙白色,从菌盖下垂达10cm以上,具多角形网眼,直径0.5-lcm。孢子光滑,椭圆形,(2.8-3.5)μm×(1.5-2.3)μm

2.短裙竹荪菌蕾卵圆形,污白色,内含白色胶质。菌柄圆柱形,长8-13cm,径2-3cm,白色,海绵质,中空。菌盖钟形,顶端有穿孔,四周具网络。橄榄色,有臭味,(3.5-5)cm×(3.4-4)cm。柄上的网状菌裙较短,下垂仅达柄的中上部,网眼呈不规则多角形。孢子椭圆形,(3.8-4.5)μm×(1.5-2)μm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竹荪生于竹林或阔叶林下,枯枝落叶多、腐殖质的厚层土中,也兼生于腐木上。夏、秋季单生或群生。2.短裙竹荪生于竹林下及混交林下。多在7-9月单生或群生。

资源分布:1.竹荪分布于华南、西南及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等地。2.短裙竹荪分布于西南及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1.竹荪子实体压扁长条形,海绵状,长10-20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菌盖钟形,长宽各3-5cm,白色,有明显多角形网格,顶端平,具穿孔。菌裙从菌盖下垂达10m以上,黄白色具多角形网眼,网眼直径0.5-1m。菌柄压扁圆柱状,基部直径2-3m,向上渐细,白色。菌托白色。体轻,质泡松,柔韧不易折断,断面中空,壁海绵状。气香,味淡。

2.短裙竹荪子实体长条形,长10-18cm,表面白色至黄白色。菌盖钟形,白色,长宽各3-5cm,顶端平,有穿孔。有明显的网眼。菌裙伞状,长3-5cm,黄白色,网眼圆形,直径1-4mm。菌柄白色,中部较粗,直径约3cm,向两端渐细。菌托灰色。体轻,质泡松,柔韧不易折断,断面中空,壁海绵状。气香,味淡。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竹荪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6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70%。从竹荪中分离得到1种甘露聚糖和2种水溶性葡聚糖,对小鼠移植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

2.促进有丝分裂作用竹荪中提出了2种多糖(T-3-AdT-4-N)1种结合多糖组分(T-2-A),具有明显的有丝分裂和集落刺激因子诱导功能。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补气养阴;润肺止咳;清热利湿。

【主治】肺虚热咳;喉炎;痢疾;白带;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抗肿瘤的辅助治疗;一般养食品。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

【各家论述】1.《菌谱》:生竹根,味极甘,当与笋通谱,而菌为北阮矣。”2.《纲目》:此即竹荪也。生朽竹根节上。状如木耳,红色。味如白树鸡,即此物也。惟苦竹生者有毒耳。

【摘录】《中华本草》


·标签关键字:竹荪/竹笙功效 润肺,止咳,清热利湿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北美健康生活网 版权所有(c)2016 youlife.ca 加拿大大多伦多社区健康生活咨询平台
技术支持:彩虹信息网络传媒 站长统计 YOU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