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題是:“癌症同樣可以預防”。其宗旨是通過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患癌症風險。日前,筆者就如何預防癌症采訪了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腫瘤科主任肖文華博士。
■我國癌症發病率及死亡率 一直呈上升趨勢
肖文華博士說,随着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癌症已發展成爲嚴重危害人們生命的常見病、多發病,同心腦血管病一起被稱爲世界三大死神之一。有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近1100萬,每年有700多萬人被癌症奪去生命,比死于艾滋病、瘧疾以及肺結核三者的總人數還要多。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癌症發病率及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趨勢。北京腫瘤防治研究所提供的資料顯示,北京市每年新增癌症患者2萬名,發病率爲179/10萬,在每4個死亡者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全國每年用于癌症診治的費用達數百億元。“癌症發病率越來越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着密切關系。”肖博士說。
■遺傳基因不能單獨導緻癌症的發生
大量的研究證實,有些癌症與遺傳基因有着明确的關系,某一家族存在基因缺陷,在外界環境相同的情況下,該家族的人就比一般人患癌症的幾率要高。比如,家中兩個以上女性長輩患有乳腺癌或卵巢癌,女兒屬于高危人群。但這并不是說父母有癌症,其子女就一定會得癌症。大量的研究證實,遺傳基因不能單獨導緻癌症的發生,後天環境因素作用于機體存在的易感遺傳基因才是導緻癌症發生的關鍵因素。如果我們能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避免或減少誘發癌症的外界影響因素,完全可以預防癌症的發生。
肖博士說,人是在不斷同外界的交換中而生存的,自然界中的各種因素如水、空氣、食物、環境等,都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其中人自身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最直接。
■部分常見食品 會導緻一些惡性腫瘤高發
衆所周知,吸煙是導緻肺癌的罪魁禍首,喝酒是胃癌發病的元兇。酒精是蛋白質凝固劑,可以使食道、胃表面的細胞發生凝固,醫學上稱之爲化學性燒傷。表皮細胞受傷後就要脫落,并産生新生細胞,這樣的頻繁更換,就容易産生癌細胞。人體細胞從産生到老化的過程是有規律的,如果打破這個規律,形成快速的無規則的新陳代謝,細胞無規則地大量增生,就容易發生突變而導緻癌症。
生活中,常見到有的人喜歡吃煙熏、燒烤、油炸的食物;有人偏愛腌制的魚肉、酸菜、泡菜。長期吃這些食物,正好爲苯并吡、亞硝胺、黃曲黴素“三大緻癌物”進入人體大開了方便之門。酸菜是我國北方經常食用的食品之一,喜食酸菜的人都知道,酸菜缸内有一層白色的東西,這種東西實際上就是亞硝胺,有很強的緻癌作用。在熏烤食品中,脂肪、膽固醇等在高溫下,可形成苯并芘,如香腸熏制中苯并芘含量可比普通肉高60倍。花生、玉米、小麥在濕熱環境下發黴,有一種黃曲黴菌在黴變中産生黃曲黴毒素,黃曲黴毒素是已知的最強烈的緻癌物。
■建立健康生活方式
三道“防火牆”抵禦癌症
“其實癌症和其它疾病一樣,也是可以預防的。”肖博士說。長期以來,癌症是不治之症的偏見,使人們步入誤區,認爲得癌主要由遺傳因素決定,病因不清無法預防,患者失去與疾病抗争的勇氣,醫學研究也偏重于治療方面。大量的研究證實,後天環境因素作用于機體存在的易感遺傳基因是導緻癌症發生的關鍵因素。遺傳基因無法改變,但後天因素是可以避免、可以改變的,如果針對某個癌症進行預防,把一些明确的有緻癌因素的生活習慣改掉,完全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病率。
如何才能預防癌症的發生?肖博士提出癌症預防的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擋住緻癌物質進入體内。這是目前最節約衛生資源和最有效的預防癌症舉措。
遠離煙酒。煙草是癌症發生最重要的獨立因素。在全部癌症病人中,有1/3以上與吸煙有關,吸煙越多,煙齡越早,癌症的發病率也越高。如果一天飲用含乙醇(酒精)超過10克的酒(10克酒精相當于飲用酒精度5%的啤酒200毫升),患癌症的危險性就會明顯增大。因爲酒精能夠抑制免疫系統,降低肝髒的解毒功能,使胃增加對緻癌物的吸收。在全部癌症中,約3%是由飲酒引起的。另外,吸煙和飲酒對緻癌還有協同作用。
養成良好飲食習慣。肖博士強調飲食要科學,要葷素搭配,他歸納爲“三不吃,兩少吃,一多吃”。
不吃黴變食物。黴變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黃曲黴素,尤其是在發黴的花生和玉米中含量更多;不吃“隔夜菜”。蔬菜中亞硝酸鹽的生成量會随着儲藏時間的延長和溫度的升高而增高。亞硝酸鹽與胃内蛋白質分解的産物相作用,形成亞硝胺,是導緻胃癌的直接因素;不吃過期食品。食物要現吃現買,不要儲存較長時間。購買食品時一定要注意查看保質期,過了保質期的東西要馬上丢棄。
少吃腌制、熏制、油炸及含硝酸鹽類等食品,如火腿、熏腸、熏魚、午餐肉、炸土豆片等;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内髒、蛋黃、奶油、人造奶油、黃油、豬油。
多吃具有抗癌、防癌作用的食品,并提倡生食。如西紅柿、深綠色蔬菜、十字花科蔬菜、大豆制品、柑橘類水果、麥芽與麥片、蔥、姜、蒜、酸奶等。
第二層次:對那些具有某種癌症的背景性疾病或癌前狀态患者進行早期治療,阻斷其演變過程。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症的出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在演變過程中,有一個将成未成的階段,就是癌前病變期。如乳腺的囊性增生,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家族性多發性大腸息肉,口腔白斑,慢性遷延性肝炎,子宮頸糜爛,某些部位長期不愈合的破潰和瘢痕等。這些疾病本身不是癌,但演變爲癌症的幾率比較高,如果能及時有效的進行治療,阻斷其演變過程,就可以大幅度降低一些癌症的發病率。此外,還有一些疾病對于某些人群具有演變爲癌症的可能,比如幽門螺杆菌感染,一般人沒有什麽太大的關系,而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以及胃潰瘍的患者,就要警惕演變爲胃癌的可能。
癌症不是傳染性疾病,但是有一些癌症與感染有關。比如,宮頸癌是由人類乳突狀病毒感染所引起。還有,肝癌也與感染有關,雖然肝癌與其他癌症一樣本身并不傳染,但是乙肝則屬于傳染性疾病,而乙肝如果得不到正确治療和有效控制,有可能發展爲肝硬化,而肝硬化患者20年後,有50%發展爲肝癌。
第三層次:提高健康意識,定期體檢,力争早期發現、早治療。
腫瘤的表現在很多時候沒有臨床特異性,很多病人等發現後就已經進入了中晚期,失去了最佳治療時機。要增強自我保健意識,定期進行體檢,有利于早期發現癌症。比如:黑色痣潰爛應警惕癌;絕經後陰道流血、絕經前陰道不規則流血、尤其是接觸性出血(性交後出血),應警惕宮頸癌;大便次數增加,幹稀便交替,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應警惕結腸癌;清晨醒來,倒吸血痰,即鼻腔内分泌物吸入後由口腔吐出來的痰裏面帶血,是鼻咽癌的早期表現,應及時就醫。此外,對于淋巴結腫大,尤其是發生在頸部、颌下、腹股溝、鎖骨上窩等部位,更要注意,這些部位是胃癌、肺癌等最常見的轉移部位。臨床實踐證明,很多癌症早期發現并積極有效的正規治療,預後較好,有的可臨床治愈。
肖博士最後說,理論上講人體無時無刻不在産生癌細胞,而人體免疫系統可對癌細胞加以識别和清除。精神過度緊張,心理壓力太大,或者過于勞累等原因,機體免疫功能就會下降,癌細胞便乘機得以在人體内生長,發展到一定程度成爲腫瘤。因此他強調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态,生活要有規律,工作有張有弛,加強身體鍛煉。這對提高機體免疫力,預防癌症十分重要。文/張獻懷(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
·标签关键字:部分常見食品會導緻惡性腫瘤 美容护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