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京剧,真挚的喜爱- 京剧演员张旭东访谈录
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京剧是演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应文化中心曲艺学会诚邀,京剧老生演员张旭东老师于2015年1月3日来到新天地文化中心,接受了曲艺学会负责人刘朝晖的现场访谈,谈话之中,张老师对京剧深刻的理解和由衷的喜爱溢于言表,加上两段精彩的现场表演,令所有在场观众深受触动。
张旭东老师自幼酷爱京剧艺术,少年时期就在当地戏校学习接受系统训练,之后经多位京剧名家指点,学习老生演唱艺术。他的嗓音圆润高亢,追求唱腔的醇厚悠远,经常表演的剧目有四郎探母,红棕烈马,珠帘寨,秦香莲,二进宫,红灯记等。移民加拿大后,多次受邀参加大型演出,包括国家京剧院在多伦多公演的《春草闯堂》一剧中饰演薛玫庭,加拿大国家电视台在多伦多索尼剧院举办的2014马年大型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其他大型华人庆典活动。
在当日访谈中,主持人刘朝晖以从艺经历开始,分别请张旭东老师谈到了对唱腔,脸谱,流派的认识。张老师讲到自己五岁起开始学唱京剧,主要受北大毕业的外祖父影响,外祖父在那时是京剧票友,曾和梅兰芳一起演过打渔杀家,所以他自己受到熏陶自然就喜欢京剧,唱到8岁就被选入烟台戏校,学习包括文化课和京剧基本功。对于老生的唱腔和脸谱,张老师谈到,老生表现人物以帝王将相为主,平稳,温和,学识渊博,厚重,唱腔应淳厚,平和,做派应洒脱,不拖泥带水。脸谱中,最纷呈的是花脸,老生的妆基本是一种,英气的人物刻画。花脸不同,很难归为一种类型,比如包公,黑脸带月牙,还有锁五龙,曹操,各有不同表现形式,是用用色彩衬托人物的表现形式。老生流派有四大须生,当今都比较齐全,现在唱于派,杨派比较多,谭派是老生的开创流派,经逐步发扬,又分出许多派别。当被问到是出于什么影响专门钻研某一个流派时,张老师谈到有多方面决定因素,其中嗓音是主要因素,其次是个人喜好,他比较喜欢颜派,因为有种儒学的感觉,比如《让徐州》,非常儒雅,始终感觉在头顶的位置有种提起来的感觉。
随后,在主持人的询问下,张老师又介绍了发音技巧,他讲到,唱老生,字头,字符,字尾,每个部分唱全了才是完整的一个字。各段的衔接也有技巧。举个例子,劝千岁的劝字,要把音拼全了,并柔中带刚。对于发声,丹田气是必须的,因为自己从小练,就自然用丹田气,保持气息通畅,随时感觉气沉丹田,保证高音时气息一下子可以托起来。关于共鸣,他用的是头腔共鸣,胸腔共鸣,最后才是鼻腔共鸣,不同的字发出来一定有不同的共鸣区。京剧之所以难,就难在这,字怎么发出更好的声音,在哪个位置发出来效果更好,很多要琢磨的地方。京剧博大精深,钻研时就像在汪洋大海,看不到边,所有京剧名家其实也都一直在学,一直在练功。
关于京剧的传承和推广,张老师谈到,京剧是世界文化遗产,到了一定年龄,有了文化积淀和社会阅历,才会喜欢它,研究它。不少年轻人有些不正确理解,认为京剧太慢,像刚才一句话就唱了一分钟,其实欣赏京剧就在这些拖腔之中,听的是韵味,人物在历史背景下,心情是什么,就是用这些韵味来表现的。作为京剧人,对京剧推广传承有一份责任,移民来到加拿大,他会积极主动参加社区活动,以前在国内曾做过大量的工作,比如进校园,和学生交流,给学校建立票社,京剧社,让学生们参与进来。目前就推广方式来看,交响乐伴奏对京剧推广起到很大作用。加拿大华人增多,人们对京剧,渴望了解京剧的逐渐增加,交响乐京剧晚会,正在成形,这种形式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
最后,张老师强调说,入了梨园行,一天不练功,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功,同行知道,三天不练功,观众知道。气息的通畅度,嗓子的松紧度,每个字共鸣区的准确度,是不同的。京剧需要不断练功,否则无法去刻画一个人物。正是这些深厚的基本功和文化底蕴,这些醇厚的东西令人流连忘返,让他对京剧艺术由衷热爱并为之投入满腔热忱。
应主持人和观众要求,张老师还为大家献唱了两段京剧《珠帘寨》和《大雪飘》,那字正腔圆的唱腔和英姿飒爽的做派获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文化中心代表所有观众感谢张旭东老师的精彩讲解和表演!祝愿京剧艺术在加国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活动照片及录像请见文化中心网站www.xtdcc.ca。
新天地文化中心 宋艳供稿
·
该文章由 新天地文化中心 发布或推荐>> ·标签关键字:国粹京剧,真挚的喜爱 新天地文化中心 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