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既是一个神圣的知识圣地,同时也是人们户外娱乐的常去之所。博物馆不仅内在知识丰富,而且外在的建筑表现形式也种类繁多,千奇百怪,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博物馆世界。
无论哪个博物馆都汇聚了从古至今,从过去到现在,从落后到进步的事物发展历程,是一个记录世界变迁和客观事实的大仓库。在这些大仓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体型奇特的,给人强烈视觉冲击的,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的“另类”,堪称博物馆的奇葩,当然在这些宏伟的建筑世界里,也不乏气势磅礴、历史悠久之例。
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院……数不尽艺术奇珍,在文化殿堂之上,在悠悠岁月之中,娓娓道来曾经的尊荣与沧桑。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全球大大小小的博物馆都要举办相关的活动,来庆祝这个博物馆的节日。
在博物馆日来临之即,就让我们与孩子在旅行的同时充分利用身边的这个智慧之友,让孩子从小在知识的海洋中浸润,让他们尽情探索、快乐长大,成为一个视野开阔的知识达人,也给您的亲子游留下最有意义的一段回忆!
这是2004年11月16日拍摄的卢浮宫博物馆中的阿波罗长廊。
1、卢浮宫博物馆(法国)
法国巴黎塞纳河畔的卢浮宫,是世界知名度最高的一座艺术博物馆。它以其灿烂辉煌的历史、丰富珍贵的文物而著称于世,不仅是法国文化传统的象征,而且也是世界传统文化的代表。“游欧洲,不能不到巴黎;游巴黎,不能不到卢浮宫”,已成为一句名言。卢浮宫从1793年开放以来,她那眩耀人眼的众多珍藏,不知倾倒了多少观众,它的魅力,征服了所有参观者。
卢浮宫建筑本身,是法兰西王朝的历史见证人。13世纪初,法王菲力浦·奥古斯特下令在一座原皇家大牢的原址上大兴土木,一座古典主义的壮观的城堡古塔,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矗立起来了。16世纪前半期,法兰西斯一世开始把她改建为文艺复兴式的宫殿。后来,又经过亨利四世、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三世的屡次改造,完成了卢浮宫的现存建筑。它的总面积达19.7万平方米,可展面积达4.5万平方米。
卢浮宫的收藏开始于法兰西斯一世。在此之后,这座宫殿的主宰们,又陆续为卢浮宫增添宝藏。一直到路易十四,这位被称为“太阳王”的艺术品收藏癖者,在卢浮宫居住了17年,买下了几乎所能买到的所有欧洲各派的名画,如拉斐尔的《巴达萨列·卡斯提尼奥尼肖像》,卡拉瓦乔的《圣母之死》、《卜者》,提香的《戴手套的青年》等。这成了这位“太阳王”名垂青史的不朽业绩。以后,拿破仑用枪炮继续为卢浮宫增加收藏,他把所有被征服国家最好的艺术品都运进了卢浮宫。其中包括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乔·凡尼的《圣母哀子像》等。在拿破仑的影响下,法国的外交官、教士、商人继续把搞到手的埃及、希腊、意大利、波斯、巴比仑的文物,塞进卢浮宫里。
目前,卢浮宫的藏品总数达到40万件。它包括了古埃及、古代东方各国、古希腊、古罗马的文化艺术作品,包括了欧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艺术作品,包括了此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的绘画杰作。充分地体现了人类历史的源远流长,世界文化的光辉灿烂。它由古希腊、罗马艺术馆,古代东方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和近代艺术雕刻馆,历代绘画馆和美术室等6个部分组成。每部分都是一个独立的博物馆。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从古到今许多艺术大师的作品,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波斯帝国等东方文明古国的艺术品,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特别是法国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派所有著名大师的作品,几乎全部收藏于此。卢浮官的收藏就是一部活化的艺术史,使人们除了品味其收藏品的艺术魅力外,还获得了丰富的百科知识。
古代东方艺术馆对世界学术界的贡献极大,此室储藏的古物是最多的,达8万多件,古文物主要以两河流域的亚述、苏美尔为中心。这里陈列有珍贵的楔形文字——西亚泥版文书,有著名的“汉漠拉法典”。流连其中,你会领略到古代东方民族那高度的文明和智慧。其丰富的藏品、珍贵的文物为了解早期人类的生活场面,研究人类文明的起源,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
古埃及艺术馆约有古埃及文物35000多件,藏品相当丰富,是研究古埃及文明发展史的重要宝库。展室中,神秘的斯芬克斯像端庄地凝视着参观的人群,你会感到历史的深不可测;那些正襟危坐的帝王像,显示了古埃及王者那叱咤风云的神采;从那些神话及宗教遗物中,你能了解古埃及人的宇宙观和道德观;对那些死亡之书和石棺雕刻,你会惊叹古埃及人发达的想象力。这里还有许多反映古埃及人日常生活的艺术品,著名的作品有“书记坐像”及“搬运供品的侍女”等。
希腊、罗马艺术馆,藏品也有35000件之多,主要以雕刻及陶瓷工艺品为主。在这里,你可以了解古希腊、罗马雕刻演进的历史,以及古希腊、罗马艺术的精湛。更重要的是,你会领略到古希腊、罗马艺术品中表现出来的内在精神,这种乐观、力量、精巧和现实的思想无不对欧洲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希腊、罗马是欧洲文明的摇篮。
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及近代欧洲的文物,这一部分藏品众多,共有15万件之多,其中雕刻品有2 250多件,素描90 000多件,版画 46000多件。工艺美术室收藏的物品反映了从拜占庭到19世纪的工艺传统,这里既有中世纪的象牙与珐琅,也有文艺复兴时期的陶瓷及波旁王朝的家具和织锦画。绘画室中囊括了大部分西欧绘画精品,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流派的作品汇聚一堂。其中有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大师达·芬奇、拉斐尔和提香等人的作品,也有西班牙画派及北方画派的作品。至于法国绘画的收藏向公众展示了法国绘画史的长河,那斑烂的色彩,深刻的哲理和诸多流派,会把你带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你不但会从中得到美的启迪,而且也能了解绘画所代表的历史风貌。雕刻室收藏了从罗马到近代的雕刻珍品,反映了雕刻的立体美,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文化的精神主题,有许多不朽之作。其中有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的《被缚的奴隶》,有巴洛克艺术代表者贝尼尼的陶塑品《真实》以及法国著名雕刻家罗丹、卡尔波、吕德等人的作品。面对一件件伟大的作品,人们会产生一种崇高圣洁之情。
卢浮宫有三件镇馆之宝,它们堪称精美绝伦的珍宝,除了其本身的造型及艺术技巧令人赞叹外,还为后世留下了众多不解之谜。
第一件珍品为千古不朽的美女雕像《米罗的维纳斯》。这是一尊大理石雕像,高约214厘米,傲然耸立在卢浮宫一楼长廊尽头的希腊雕刻室中央。《米罗的维纳斯》,据说出自 2000多年前雕刻巨匠帕克拉西戴尔之手,1820年,在爱琴海米罗岛被发现。这件端庄典雅而富有残缺美的艺术珍品,是古典艺术最伟大的杰作之一,因发现时双臂已缺,故又名“断臂女神”。后代艺术家们纷纷想象原雕像的双手是怎样的姿态,却始终不得要领。
第二件镇馆之宝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所作的《蒙娜丽莎》,约作于1503~1505年。这幅作品以神秘的微笑而著称,被称为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古典女性形象。关于《蒙娜丽莎》原型是谁,颇有争议,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她是一位佛罗伦萨官员的妻子。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是“一个妓女”,还有人认为“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自画像,只不过是以女性的姿态出现。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是人们争论颇多的一个问题,她的笑容似喜似嗔,似严肃似哀怨,令人很难揣测。
第三件镇馆之宝是《沙摩特拉的胜利女神》,这是一尊希腊时代的大理石雕像,高275厘米。这尊雕像虽然头部已经残缺,但从她仅仅披着一袭“薄纱”的胴体可以看出她那轻盈婀娜的风姿。她的双臂,代之以一双雄鹰的翅膀,似在有力地扑打,作舒展飞翔之姿。她是为纪念一次古代希腊海战中沙摩特拉岛的征服者德米特里大败埃及王托勒密的舰队而制作的刚柔结合的艺术品,雕成于公元前306年。
卢浮宫在20世纪80年代,又开始了大规模的扩建改造工程,总设计人是饮誉全球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卢浮宫扩建之后,许多长年不见天日的收藏品,将一一展示在观众面前。
大英博物馆
2、大英博物馆(英国)
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中国人习称“大英博物馆”,它是收藏世界各国古物最丰富的博物馆,它的藏品,几乎展现了所有文明古国的古代文明。
不列颠博物馆建于1753年,是在私人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时,有一个富裕的英国医生叫汉斯·斯龙爵士。他是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的私人医生,又是一位古董爱好者和鉴赏家,他一生酷爱收藏文物古玩。1753年,他在临死的时候,把自己一生所收集的5.3万多件文物赠给了国家。英国议会于是做出决定:筹资兴建一座国家博物馆,来保存和利用这些文物。
1759年1月5日,不列颠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最初馆址规模很小,是一座两层楼的法国式建筑,原是一座贵族的私人邸宅。随着英国国力进一步强盛,海外殖民地扩大,不列颠博物馆的藏品越来越丰富,其中大部分文物是依靠强力从世界各地掠夺而来的。
1823年,由于藏品的激增,原有的建筑已不能满足收藏、保护及展示的需要了,于是不列颠博物馆决定建立新馆。新馆坐落在伦敦市中心,建筑华美而壮观,正面耸立着典型的希腊爱尔尼亚式立柱,石柱托起巨大的山墙,山墙上装饰着精美的浮雕,气势雄伟。博物馆主要部分占地约12英亩,主要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
不列颠博物馆全部藏品可分为五个展示区。第一展示区主要展示西亚和埃及文物,是两地古代文明发展史的一个缩影。走进展示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代亚述王宫的巨幅浮雕,有的反映战争场景,有的是猎狮场景,有的描绘国王的事迹,生动地反映当时西亚人的社会生活。在古埃及部里,收藏着7万余件古埃及文物。那些怪诞的人兽石雕,一具具装饰有各种图案的法老棺椁和木乃伊,以及壁画、碑文和镌刻的石器器皿等,其数量和精美程度,除开罗的埃及博物馆外,再没有能与之相比者。
第二展示区是古希腊、罗马文物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摇篮,英国依靠强大的实力,掠夺了大批古希腊的稀世文物,这些物品构成了不列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里藏有古希腊著名雕刻家菲底亚斯、史柯巴斯等人的绝世之作,也有陶制偶像及精制器皿,还有古罗马形态各异的青铜雕像。一组古代雅典卫城帕提农神庙中的雕刻,其精美无与伦比。这是该馆花3.5万英镑买来的。
第三展区展示的主要是英国史前、古代及中古时期的文化遗物,这些遗物体现了英国文化的发展源流。
第四展示区是东方文物展示室,也是博物馆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该展区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以及其他中南亚国家的文物十多万件。仅来自中国的历代稀世珍宝就达2万多件,其中绝大多数为无价之宝。中国展厅的展品是按历史顺序排列的。从远古时期的石器,6000多年前的半坡村红陶碗及尖足罐,新石器时代的大琮、大刀、玉斧,商周时期构图优美、工艺精湛的青铜尊、鼎,到秦汉时代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六朝时代的金铜佛,隋代白色大理石立佛像,唐代的三彩瓷器和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及各式金玉制品,更重要的还数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这是一件仅存的稀世珍品。真可谓门类齐全,无所不包,而且都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此外,还展有中国历代铜币、丝绸、绘画、珐琅雕塑、书稿。就连博物馆后门的两座大石狮子也是从中国运去的。英国殖民者马克·奥里尔·斯坦因从中国夺去的大批敦煌经卷、佛教艺术珍品也都收藏在这里。另外,这里还有两件印度和南亚地区的佛教作品相当著名,一件是“阿马拉瓦底的浮雕”,一件是“贝玛南的舍利容器”。
第五展示区为珍宝室,这里藏有许多英国人特别喜爱的文物。最初一批文物是由汉斯·史隆所捐赠的善本书、钱币、纪念章和陶艺品等,以后博物馆又从各处收集了大批金银、珠宝以及镶嵌工艺品等,因而称为“各色各样的搜集品”。珍宝室中收藏的一批古代地图真正称得上是稀世珍宝。博物馆中藏有一幅“萨尔达的世界地图”,这是一幅中世纪时期的作品。在这幅地图上,整个世界被描绘成一个规则的圆盘形,以耶路撒冷为世界的中心,地中海位于中下部,而真正的东方则被绘于上方,在这幅地图中,看不到任何精确的地理,但可以看出代表了基督教的世界观。
被英国人称为第一号珍宝的是“罗塞达石碑”,它陈列于博物馆最底层的显著位置上。这是一块黑色玄武岩石碑,长约107厘米,宽约76厘米,厚约30厘米,被发现拿破仑远征埃及时。“额尔金大理石”也是该馆的镇馆之宝,是从希腊帕提农神殿上取下来的大理石雕刻品。这些雕刻品是希腊著名雕刻大师菲底亚斯唯一传世的作品,相当珍贵。
不列颠博物馆的藏书在世界上久负盛名。该馆藏书数以千万册,有大量英国和世界的经典文献、书籍、手稿、档案等,不少是仅有的珍本。如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莎士比亚手签的一份抵押契,以及《艾丽思漫游奇境记》的手槁等。除英文外,还有阿拉伯文、波斯文、土耳其文、梵文、印地文、蒙文和中文等多种文字书籍。仅中国书刊就达6万多种。据说,不列颠博物馆每年要设6千米长的书架,方能容纳从世界各国源源而来的图书。1973年,原属不列颠博物馆的图书馆已与其他图书馆合并,改为独立的不列颠图书馆。
不列颠图书馆有一个圆形屋顶的大阅览室,历史上许多学者、名流、政治活动家都曾光顾这里,博览群书,进行研究和写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卡尔·马克思移居伦敦后,数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以至从他的座位到书架之间用双脚踏出一条清晰的履痕,最终完成了不朽的名著《资本论》。至今,在1874年3月26日借阅登记薄上,仍留有马克思亲笔写下的苍劲有力的签名。孙中山先生1896年在伦敦停留的9个月中,几乎每天都到不列颠博物馆来研读,这对他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现在,不列颠博物馆中除图书馆独立出去之外,还单独成立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和人类博物馆。因为博物馆的空间已容纳不下收藏的文物。
不列颠博物馆整日免费开放,任凭参观。这里无愧是认识人类社会文明的良好课堂。
梵蒂冈博物院
3、梵蒂冈博物院(梵蒂冈)
梵蒂冈博物院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一角的教廷所在地、“国中之国”的梵蒂冈市内。它南邻著名的圣彼得大教堂,共由12座建筑年代不同,建筑风格各具特色的收藏馆组成。展览面积达5.5万平方米,收藏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五光十色的文物珍宝和艺术大师的杰作。
博物院的12座建筑中首先要数教皇宫,这是15世纪晚期教皇尼古拉五世仗着自己的权势,督率大批艺术家和雕塑高手及能工巧匠昼夜赶工建成的,精雕细刻,集富丽堂皇之大成。以后的教皇也不甘落后,大兴土木,从而为后世留下了一座建筑杰作。最晚的一座竣工于1970年,是用来收藏格里高时代的世俗艺术品、基督教早期艺术品和传统民俗艺术品的现代建筑。
教廷收藏艺术品始于1503年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在位之时,他把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大师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吸引到了梵蒂冈。他让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教堂制作天顶画,委托拉斐尔为他的私人套房搞装饰,他本人拥有大批文物。教皇们为了搞到艺术珍品费尽心机,不择手段,利用权势和影响,搜集了大量的文物,由此使现代宗教艺术馆得以建立。公元前1世纪著名的雕塑群《拉奥孔》出土后,买主不可胜数,教皇尤里乌斯利用权势把罗马政府中的一个肥缺给了宝物的主人,把这件宝物弄到手。
博物院的珍宝是按照不同内容分馆展出的,有“埃及馆”、“画像陈列馆”,陈列雕刻作品的“庇护——克里门汀馆”,展出东方艺术品的“拉特兰馆”以及“埃特鲁斯卡馆”,“挂毯廊”、“地图廊”等。就说地图廊吧,里面铺满地图,其中有意大利的地图40幅,有境内地理和沿海岛屿图、古今地形图解以及热那亚、威尼斯等城市的地图。它们都出自16世纪数学家、天文学家和建筑师伊格拉齐奥·旦丁之手,他用三年时间,在1583年完成,代表了当时地理学与地图学的巨大成就。
专门陈列拉斐尔作品的“拉斐尔馆”,是最吸引人的中心之一。在16世纪,他和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文艺复兴艺术上的三杰。在他短暂的37年的人生历程中,不仅为后世留下了一批稀世绘画作品、建筑设计图等,他还奉命为教廷绘制壁画10年,其中总名为《教权的建立和巩固》的壁画中,他用现实的手法表现了血肉之躯的人世生活。在“签字大厅”进门两侧墙上他画了《辩论会》和《雅典学院》,前者表现古代哲人的交谈辩论,后者则描写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数学家欧几里德等聚会的情景,这都成为他遗留下来的伟大艺术遗产的重要部分。
来到西斯廷小教堂里,人们可以看到米开朗基罗用四年时间,在300平方米的天花板上完成的天顶画《创世纪》。这位参加过反美第奇暴政起义的斗士,在他画的圣经故事中,表现了想象中的英雄和巨人。据说他绘完这幅画时,颈子都歪了。他还被迫为教皇绘制了高20米、宽10米的《末日的审判》这幅极为宏大、复杂的壁画。他用雄浑、刚健的笔触抒发了自己爱憎分明的善恶观。面对如此惊心动魄的艺术杰作,每一个参观者都不能不久久驻足沉思。
这座博物馆里还收藏有不少出土于墓葬中的金、银和青铜制品以及收集来的令人惊叹的工艺品、绘画作品等。还值得一提的是,这里还有一座收藏达50多万件手抄本和印刷品的图书馆,其中有许多是历任教皇和欧洲一些王室贵族的藏书。在陈列柜中摆有誉抄在羊皮纸上的圣经;有1612~1659年中国地图的手抄本,翻开的一页上,是详细描绘的湖广地图。在这里能看到多种版本的圣经,大的长约二尺,宽有尺半,厚也有尺余,小者长不过寸半,宽约一寸,厚仅三分,只有用放大镜才能看清。
梵蒂冈的艺术宝藏虽然有许多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它们是世界各国无数艺术家和劳动者心血的结晶。历史翻过了一页又一页,这些艺术瑰宝将永远闪耀着不朽的光辉。博物院无愧于世界上最古老、最宏大的博物馆之一这一赞誉。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4、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俄罗斯)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法语意为“幽居之宫”,它位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1764年,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购进了伦勃朗等名家的250幅绘画,存放到了冬宫里的“艾尔米塔什”,创立了“奇珍楼”。1852年,这个楼向上层社会开放。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府把整个冬宫拨交给艾尔米塔什,1922年正式设立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向公众开放。苏联卫国战争初期,为了使博物馆的藏品不落法西斯之手,曾一度将其中100多万件馆藏品运往后方斯维尔德洛夫城保存,其余100多万件严密封存于地下室内,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是美术历史文化综合性大型博物馆,规模宏大,藏品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它的藏品与规模,可与世界上任何一座大型的博物馆相媲美。它占地9万平方米,全部建筑包括冬宫、小艾尔米塔什、旧艾尔米塔什、新艾尔米塔什以及可容纳500名观众的艾尔米塔什剧院,布局协调,气势雄伟,是圣彼得堡的主要名胜之一。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共有各类藏品270万件,据说如果把每件藏品拿起来看一下,需要27年的时间。全部陈列共分8个部分:原始文化部,古希腊、罗马世界部,东方民族文化部,俄罗斯文化史部,古钱志部,西欧艺术部,科学教育部和修复部。其中主要是绘画、雕塑、版画、素描、出土文物、实用艺术品、钱币和奖牌。这个馆的欧洲绘画珍藏闻名于世,从拜占庭最古的宗教画,直到现代马蒂斯、毕加索的绘画作品及其他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画作应有尽有,共有15800余幅。其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两幅《圣母像》、拉斐尔的《圣母圣子图》和《圣家族》,荷兰伦勃朗的《浪子回头》等名画尤为珍贵。还收藏了包括提香、鲁本斯、委拉斯凯兹、雷诺阿和戈根等名人的名作。实用艺术品收藏达26万件,其中有15世纪西班牙银器、16世纪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的陶器等,均属上乘藏品。
该馆展厅共有353个。其陈列有多种形式:一种是宫廷原状陈列,包括沙皇时代的卧室、餐室、休息室、会客室等,均保持原物原状;一种是专题陈列,如金银器皿、服装、武器、绘画、工艺品等,一种是既为”原状又有所改变,除原物外,还增加许多展品。东方文物展厅中,主要是中国的文物,有青铜器、陶瓷、纺织品、古代和现代绘画。彼得大帝陈列室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展室,陈列有彼得大帝生前的服装、勋章、武器、书桌及他本人和官僚的画像,彼得大帝生前喜欢制造机器和航海用具,展品中许多是他自己制造的。展室中还有一尊彼得大帝坐像,陈列在一具大玻璃柜中,其面部和手脚都是用蜜蜡制成,头发是彼得大帝本人的真发,坐像旁立一木杆,上端两米处有一道深痕,以示彼得大帝是超过2米身长的人。
俄国历史上有几代女皇执政,有叶卡特琳娜一世、安娜女王、伊丽莎白女王及叶卡特琳娜二世,在王宫中也留下了她们的形迹。博物馆中专门展出了女王休憩用的闺房,闺房装饰精巧、华美,全部吸收洛可可风格布置,正中明镜高悬,屋顶和墙壁用众多曲线装饰,金碧辉煌,各种家具纤巧精致,是不可多得的洛可可艺术风格装饰珍品,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女王追求奢华享受的场面。
沙皇俄国是一个专制的帝国,皇帝集大权于一身,因而作为它统治的象征的宫殿具有重要的意义。步入那辉煌的王宫,你便会联想到沙皇俄国王朝发展的兴衰史和他们穷奢极欲的生活。那浅绿色的宫墙,雪白的立柱,深邃的长廊,华丽的吊灯,精美的壁画,千姿百态的雕像,以及88幽雅的屋顶花园,使人赞叹不已。宫内装饰豪华,用包金、镀铜、装嵌水晶装潢,以各色大理石、石青石、斑石、孔雀石、碧玉镶嵌;以雕塑、壁画、天花板画、金属雕、木雕、绣帷装饰。宫内的黄金厅,由天花板到地板,从墙壁到家俱,无一不是由黄金制造。有的王妃独爱孔雀绿宝石,就造成全是孔雀绿宝石寝宫;有的公主偏爱水晶石,就把整个闺房建成水晶宫。御座大厅的御座背后,有一幅俄国地图,由 45 000颗彩石镶成。
博物馆所藏的有关俄国早期文化的物品,以妇人雕像及一些金银制品为主,其中妇人雕像充满活力和神秘气息,令人回味无穷。博物馆中陈列的一尊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妇人粘土雕像,造型夸张,贯通着一种神秘的精神。
博物馆还收藏了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徐亚人的大量黄金制品,这些黄金制品相当精致,大部分采用动物造型或以动物形象雕饰,遗物上的动物,都是老虎、狮子、豹等猛兽的形状,而且不乏野蛮相博的形状,这说明作为游牧部落,他们每天都要和野兽搏斗,因而他们赞美力量和机智,并且,他们塑造的动物形象并不是完全写实的,也有某种类似原始社会艺术的象征特点。
另外,博物馆还收集了邻近国家和地区的珍贵物品,如伊朗的银盘及银制容器,阿富汗制作的佛陀头像,埃及木雕人像等。
说起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的一些稀世珍宝来,它们几乎都有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沙皇宫廷聚集珍宝,最早始于彼得大帝时期(1672~1725年),到叶卡特琳娜二世(1729~1796年)时,随着冬宫等建筑的完成,就更盛极一时。她经常派使臣到欧洲搜刮各种珍宝,“七年战争”后,又将普鲁士国王的大量名画据为己有。在法国大哲学家穷困潦倒之时,她不仅收购了他的全部藏书,而且还雇他作了这位女皇宫廷的图书管理员。
但沙皇作梦也没有想到,1812年拿破仑率兵入侵俄国,他们费尽心机聚集在冬宫等处的珍品遭到掠夺,一部分又落入欧洲富商大贾和贵族之手。但当拿破仑失败,俄军进入巴黎之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如法炮制,又将收藏在法国前皇后约瑟芬在巴黎郊外马尔梅宗别墅内的奇珍异宝洗劫一空。其中一件就是传世瑰宝——“冈查戈宝石浮雕”。相传这是公元前3世纪,埃及托勒密王朝时传下的一块雕刻精致剔透的小小红玛瑙。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以其卓越的建筑、辉煌的艺术以及珍贵的藏品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旅游观光的人。
柏林博物馆岛卫星图片
5、柏林世界民族博物馆(德国)
柏林世界民族博物馆以其历史悠久、专业性强、藏品所涉地域广而著称。1873年柏林世界民族博物馆建立,至今它已拥有非洲、大洋洲、美洲考古学、美洲土著、南亚、东亚、西亚、欧洲及民族音乐九大部门,藏品甚丰。其前身是王侯贵族的藏宝之所,到菲特烈二世时,藏品不断丰富,于是设馆储藏并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了极大的破坏。1966~1970年新建了广达1万平方米的新馆。新馆位于风景如画的柏林郊区达雷姆林,它吸引着诸多游客和学者。
第一展室主要介绍大洋洲诸岛屿的风俗与历史。大洋洲主要由澳洲及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群岛组成,位于太平洋之中。这些太平洋的土著居民是大海的主人,是个善于航海的民族,这从柏林世界民族博物馆中搜集的大量的独特的独木舟中便可以看出。独木舟是这些土著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有各种各样的独木舟,大的可以乘坐50人,小的只能容纳一个人划船。这些独木舟不但有实用价值,而且是一件件艺术品,独木舟的船头雕刻以及各种精细的制作技巧都令人叹为观止。更能代表他们智慧的是,他们在长期的航海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用椰子的叶梗组合,再附以贝壳,创造了独特的“编枝航海图”。
第二室主要展示南亚的传统技艺,这里讲的南亚包括现在概念上的南亚印度及东南亚。直到如今,仍盛行于爪哇的皮影戏代表了这一特色,它讲述的故事大多取自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当你置身于博物馆中形形色色的“傀儡”展示窗前,你会被那神奇的色彩和动人的故事所深深吸引。
第三展室主要展示美洲土著文化及部分欧洲土著文化。自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来,美洲的文明逐渐被世人所知,它的文明的悠久与灿烂吸引着众多的人去研究它、发掘它。柏林世界民族博物馆展示了许多美洲土著的文明遗物,它以有第一流的物品而骄傲。在博物馆中,陈列着大量美洲的造型艺术,有石雕、陶器造型、黄金造型、编织造型等,反映了美洲印第安人丰富多采的生活。
其中最珍贵的要数陈列于中美洲室的“科兹马尔瓦巴的石碑”,它代表了一种中美洲文化“科兹马尔瓦巴文化”。从石碑雕刻上,我们可以了解当时重大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仪式,以及这种文化的前因后果。此外,本室中还陈列有一些欧洲土著的精致物品,有造型别致的陶器,有形式多样的装饰品以及部分捷克礼服。
第四室主要介绍非洲大陆黑人的文化源流及珍贵遗物。非洲是一个神奇而又充满魅力的大陆,作为一个古老的大陆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许多人认为,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因为,在这里发现了最古老的人类化石和遗物。
一般认为,西非附近的诺克文化是非洲最古老的文化,诺克文化以小型赤土陶器为主。诺克文化的发现在20世纪中叶,1931年,人们为挖掘乔斯附近的锡矿,在小村诺克发现了两个赤土陶偶头部,以后又在附近地区发掘了不少类似的陶器,这些陶器制作精巧,抽象技术极为高超。诺克文化大致繁荣于公元前900年~公元200年左右。以后出现的贝南文化和伊飞文化都与诺克文化有相似之处,但这两个文化不再以陶器为主,而是以青铜制雕像为其特征,其中主要以国王、王后头像为主。这些青铜雕像并不是写实地表现人体,而是进行高度抽象,表现一种独特的造型,以适应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心理。这一点在博物馆中陈列的头像中可以很清楚的看出。
另外,非洲人凳子造型的花样众多,装饰之繁复令人惊讶,这是其他任何民族所少见的,有的表现为两个人双手高抚凳面,有的表现为人站立凳面之侧以充当靠背之用,有的表现为动物形状等,形成一件件造型与实用性结合的艺术品。这一方面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另一方面,凳子造型装饰的发展也反映了黑人文化发展的过程。
在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展厅里,一只活的绿鬣蜥趴在树枝上供人观赏。
6、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美国)
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区有一座博物馆,它独占中央公园西侧第77路到79路之间,基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用22座建筑物组成了一个自然历史殿堂。它就是有口皆碑的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它有50多个展厅,收藏着人类有史以来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矿物标本3600万件之多。现陈列有天文、矿物、人类、古动物和现代动物5个方面、12个学部。就它收藏标本之富,涵盖学科面之广,都无愧世界最大的博物馆之一的美誉,尤其是古生物和人类学的收藏,更是世界上其他博物馆莫能望其项背的。
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建立于1869年。它的展品采集于世界的各个角落。置身馆中,犹如踏进了知识的迷宫,形形色色的标本,使人眼花瞭乱。
博物馆收藏着包括恐龙在内的脊椎动物化石标本33万件。在恐龙展厅里有高达20多米、重30~40吨的雷龙,也有较小的霸王龙,它们有的食草,有的食肉。令人感兴趣的是,这里展出的原角龙的骨架和蛋,其中有的竟是刚从蛋壳中孵化出来的极为难得的小原角龙标本。高耸在展厅内的巨大恐龙骨架,80%是真正的恐龙化石,其余的才是复制品。这些标本有的来自加拿大的冻土带,也有的来自美国西部,还有的发掘于蒙古的戈壁滩中。
馆中收藏的鱼类标本有100万件。鱼类厅中有400多种代表鱼类,展示了世界各地人们不易见到的鱼类。一条29米长的巨大兰鲸模型高悬在空中,更加显示出这个“鱼中之王”的威力。
鸟类的陈列也是丰富精致的。在鸟类生物学厅内,有生活在6 000万年前的黄昏鸟和重达450千克的象鸟化石。在海洋鸟类厅内,有夏威夷、新西兰等地奇异的鸟类。在北美鸟类厅中,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生态类群方法展出的展厅。
现存的哺乳动物约3 900种,该馆收藏的标本约250万件。非洲象、非洲虎、亚洲羚羊和苏门答腊犀牛等大型动物标本制作得栩栩如生,而且是按其生活环境、布置在模拟的立体布景之中,生动逼真。
在它的海登天文馆里的陨石陈列中,有两块是世界著名的陨石,大的重340吨,小的重15.5吨。矿物馆里有世界上最大最好的印度星状蓝宝石,重达563克拉,1964年曾被盗走,后来又被追回,重新展出。
人类学展厅,是它的重点展出内容之一。这里展示了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以及中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居民的风俗习惯、住所、用具、服饰和人体,其多采用立体布置。在一个印第安人的祭神仪式展项前,你可以看到,祭司手持法器站在中央,表情庄重,似乎正在念念有词的祈祷,两边有两位妇女盘腿而坐,虔诚之至地在聆听,人物造型达到乱真的程度。
馆中还专设一间“罗斯福纪念厅”,是为了纪念已故第26届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对这座馆的支持,里面展出了他青年时期从事考察工作的事迹。
在展出方法上,该馆大量使用生态布景方法,一共有200个大型的这种展橱,增加了生动的气氛。近些年来,还应用了影视方法,制造出活动的、充满生气的背景,更能衬托展览内容的环境。在矿物厅里,是用无光暗厅,在聚光灯的照射下,矿石、宝石等更显现出它们五光十色的瑰丽的特点来。
这许许多多的珍藏,除了捐赠、购买以外,相当多的是靠该馆的科学家们远涉重洋亲自采集的,他们的足迹遍及世界许多地方。
精湛的展览内容是以它广泛深入的科学研究为基础的。馆内的图书馆藏有10多万册专业书籍,照像部收藏有50多万张自然史方面的底片,建立的各种实验室及研究室等,都为科学家们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每年自己出版10多种期刊和各种书籍,以发表研究成果,其中《自然史》杂志已创办70多年了。可以说,这座博物馆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教育中心和研究中心。
·标签关键字:拜访世界六大博物馆 让孩子在博物馆游学 世界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