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心脏病学一般知识
介入心脏病学是通过经皮导管技术进行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学科,为过去20年临床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其突出特点是大量新概念与新技术、新器械不断涌现,并迅速、广泛和成功地应用于临床,成为与药物、外科技术治疗并驾齐驱的治疗手段,使冠心病、心律失常、心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等主要病种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心瓣膜病介入治疗
瓣膜狭窄的球囊扩张、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的封堵治疗,避免了许多患者到心外科开胸手术治疗受到患者的欢迎。主要用于二尖瓣狭窄
风湿热常引起心脏瓣膜粘连、增厚、钙化,造成狭窄,最常引起二尖瓣狭窄。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适应证,手术方式,预后分述如下:
适应证 ①二尖瓣膜口面积小于1.5平方厘米,达中度或中度以上狭窄;②瓣膜无钙化,活动度尚好;③无瓣膜关闭不全;④左心房内无附壁血栓;⑤对年轻患者效果较好,意义更大。
手术方式 带球囊导管穿刺股静脉上行至心房,穿刺房间隔到左心房,达二尖瓣,用一个或二个管状气囊,跨过二尖瓣孔,然后重复充气,直至气囊扩张,使瓣膜粘连处分离,面积扩大1倍,或超过1.5~2平方厘米,测跨二尖瓣口的舒张期压力阶差下降。
预后 91%的病人有良好的效果,瓣口面积达1.5平方厘米以上。4年后67%的病人不需行二尖瓣置换,没有重度心力衰竭。10%的病人则再度发生狭窄,甚至行瓣膜置换术。
对于主动脉瓣狭窄的球囊扩张远期预后不理想,再狭窄率高,适合此手术的病人较少,但在急性期结果令人满意,对重症患者可改善急性症状,以期将来行置换术。
·标签关键字:心瓣膜病介入治疗的概述 心瓣膜病,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