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在笔者下乡走访时,经常听到的病害就是灰霉病,难道灰霉病就那么难防治?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灰霉病的“长盛不衰“呢?
1、该病为害范围广多种蔬菜都会遭受该病的为害,简单的轮作难以减少病菌的来源,反而由于连年的种植,造成病原菌的积累。
2、生长周期短产生孢子量大在16~20的适温下,易飞散。在病部,我们用肉眼看到的灰色霉层即灰霉孢子,孢子产生的湿度在96%,适温在20~30℃,在棚室内的条件完全适合孢子的大量发生,尤其是在盛果期。
3、病菌寄主广泛病菌能以孢子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越夏,还可以在有机物上腐生,作为病源侵染下一茬作物,所产生的菌核还会落在土壤中,躲过不良的环境,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产生菌丝体传播侵染,无法彻底清除病源。
4、温室大棚生产连续一年内几次栽植,造成寄主与寄生物连续衔接,并且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存在非常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5、灰霉病菌易变病菌容易产生抗药性,并且在某些作物上“投鼠忌器”,如芸豆灰霉病,喷施药剂容易产生药害,造成损失。
防治措施:尽可能的切断病菌的传播途径,降低病原菌的数量,及时去除底部老叶、病叶,加强底部的通风,不给灰霉病创造有利的条件。
在药剂防治灰霉病时,要充分考虑到其抗药性,在喷施时轮换用药,防止其产生抗药性。
对于容易出现药害的作物,如芸豆,可以选择适当的、对作物不会产生药害的药剂进行防治,可以使用向农2号进行防治。
·标签关键字:灰霉病防治怎么这么难 灰霉病,抗药性,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