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气候多变,气压比较低的春季总是感到不太舒服,这是因为交感神经系统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避免诱发各类心血管疾病需要避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以及注意保暖。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季节。一年四季之中,春季是气候变化最无常的季节,气温忽高忽低,骤升骤降,容易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发生紊乱,进而导致调节功能失控,病菌会乘机而入。这个季节,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尤其需要警惕,因为稍有不慎,很容易诱发冠心病和风心病等各类心血管疾病。
春季容易发作的心血管疾病
专家指出,随着气候的转暖,人们的户外活动增多,心肌耗氧量也随之增加。有的老年人,特别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心脏对由静止期到活动期的负荷量增加一时不适应,加上有的老人对活动量掌握得不好,活动量过大,容易诱发心绞痛或心梗。专家进一步解释说,由于老年人自身免疫功能下降,随着户外活动的增多,遭受风寒侵袭和细菌感染的机会也随之增多,容易发生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的疾病,而这些病都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温差较大,对血管收缩、舒张的调节要求较高,因此,心脑血管病变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在春季更容易发作。
冠心病 每年2-4月份是心肌梗塞的一个发病高峰期。主要是天气变化无常,乍冷乍热,时风时雨,常使原有冠心病患者病情加重或恶化。
风心病 是风湿性心脏病的简称。主要是由于风湿热反复发作侵犯心脏引起的。常因严冷、湿润、过度劳累以及上呼吸道感染后复发或加重。研究表明,春天是“风心病”复发率极高的季节。
心血管疾病防范保健最重要
据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期,即每年的11月至第二年的1月(秋冬季)和每年的3月至4月(冬春季)。这两个高峰期是由于季节转换、冷空气活动频繁而造成的。现代医学强调“预防重于治疗”,而“保健”又是预防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气候多变的春季,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做好防范和保健工作。他提醒老年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注重保暖。“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因此,患有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发生。风心病患者,尤其要注意保暖,一旦有气管炎等细菌感染要及时吃药控制。第二是通风。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密闭的场所、装有中央空调房间的要经常通风,即使气温比较低,也要保持每天开窗2次,每次10分钟以上,利于空气流通,增加空气流动,减少细菌、病毒形成气溶胶在空气中的密度。第三是适量运动。春季户外运动肯定要增加,但要注意适度,尤其老人家早晨锻炼要以心脏能承受为度,不要做强度大的运动。包括出门买菜、接送孩子上学、放学,如果在路上发作了,不要忍着走,要及时停下缓过气来。另外,住高层又没电梯的老人,更要注意上述几点,歇一歇,避免供氧不足,加重心脏负担。
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尤其是一些大型的集会或者是有些超市在地下室建设的,不通风。避免罹患感冒、发烧、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的疾病而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第五是春季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如果你是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病的人,药物治疗要及时和正确,自己不能乱吃药,如有不适要即使去医院就诊,避免病情加重。
·标签关键字:春季气压低 警惕诱发冠心病和风心病 春季,气压,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