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防治手册》第五章、由浅入深的五种防治手段

北美健康生活网-多伦多社区 youlife.ca 12-12 健康评论()

第五章、由浅入深的五种防治手段

5.1 综述

颈椎病以综合治疗为主。凡能解除肌肉痉挛,使椎间隙增大,减少椎间盘压力,减轻对供应脑部血管的刺激相对神经的压力,减轻炎性水肿等方法,都可以起到治疗作用。

经过长期的临床实验研究,我们可将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分为五个步骤,这五个顺序是建立在安全性、无毒副作用、尽量避免医源性损伤、方便、实用、省时省力等一系列原则基础上的,五个顺序先后进行防治,不宜颠倒。当我们选择更深层次的治疗手段时,前面的基础治疗手段依然不可放弃,否则暂时治愈的颈椎疾病随时还会再犯。

正确的休息 → 正确的运动 → 正规的非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 → 手术治疗

手段一:正确的休息

睡眠时人体组织处于放松的非戒备保护状态,不能主动采取保护姿势以规避慢性损伤,加之睡眠时是骨质增生的活跃时间段,因此当在防治方法之首。

颈椎病患者的睡眠体位

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这就要求我们在睡眠时应该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因此,专家建议最好采取侧卧或仰卧,不可俯卧。

颈椎病人如何选择合适的枕头

很多人从字面理解枕头应该是枕着头部的,其实这是一个误区,枕头正确的受力面(或扶托处)应该对应的是颈椎,而不应该是头部。科学的枕头设计应顺应颈椎的生理解剖结构,否则只会损伤颈椎,因此,枕头的外形和质地的设计对颈椎的预防及治疗很重要。

(1)枕头的长度:一般来说长度有40cm~60cm即可。它可确保在睡眠体位变化时,始终能支撑颈椎;

(2)枕头的外形设计:近年来,随着人体工学的发展,健康专家又设计出了多款更符合人体工学的“颈椎修复枕”,其中如下两款设计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颈椎病防治手册》第五章、由浅入深的五种防治手段-BC9

(3)枕头的高度:俗话说高枕无忧,其实不然,高枕使颈椎过于前曲,颈部软组织过度紧张、疲劳,易发生落枕;同时,过高的枕头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尤为不利。反之,有人喜欢无枕睡眠或者枕头过低,这样也不好,颈椎容易处于悬空状态,并且下颚会因此向上抬,容易张口呼吸、打鼾。
研究认为,一般亚洲成年人,枕头高度在8--12厘米左右为宜,具体选择上可参见下表。

《颈椎病防治手册》第五章、由浅入深的五种防治手段-8BC

(4)枕头枕芯的材质:枕芯要求有一定的硬度和透气性外。目前国际健康行业有一种新材料枕头,是以一种胶状高分子材料内置(复合型高密度聚醚型聚氨酯),具有粘弹特性,可随头颈位置的改变,自动发生形变,随时保持与颈部紧密结合的位置,特别是能固定头部,不让头滑落造成“落枕”。

手段二:正确的运动

这里所讲的运动,包括静力态与动力态的运动。

静力态的运动:如站、坐的姿势必须保持颈胸腰背的生理状态,因为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态必须体现于正面观的脊柱直立状态和侧面观的正常的生理弧度,这是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态,任何脊柱正面观的非直立状态和侧面观的异常的生理弧度必然造成脊柱的生物力学失平衡态,这是脊柱退变的重要病因。

在站、坐的姿势中,我们可再细分为没有背部、颈部扶托的情况,和有扶托的情况(如座椅靠背、后墙等),生物力学研究认为:在没有背部、颈部扶托的情况下,笔直的坐姿对脊柱的压力最小;在背部、颈部有扶托情况下,后倾的姿势更能减少颈背部压力。

动力态的运动:对于已有严重颈椎病的患者,首选做原地操,如广播操、颈椎保健操等。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做适当的跑步、步行等运动。对于仅有轻微颈椎痛楚的人群,可进行游泳、放风筝、柔软体操等各种有利于颈椎压力释放运动。

手段三:正规的非手术治疗

如牵引、推拿、理疗、热敷、针灸(现在很难说是非手术治疗,因为金针进入人体),等等,以上各项治疗中特别是推拿、针灸等手段均需要在正规的医院进行。

《颈椎病防治手册》第五章、由浅入深的五种防治手段-765

颈椎牵引疗法

颈椎牵引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为有效。对于其他类型的颈椎病,如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及仅有软组织炎症和骨退行性改变的颈椎病、肌肉痉挛的患者,牵引效果一般都不太明显。而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特别是脊髓受压较明显者或颈椎不稳定者不宜采用牵引治疗,力量不当甚至会加重症状。

颈椎牵引的作用机制是:

-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

-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

-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和,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粘连也可能得以松解。

-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并有力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

-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

-牵引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

热敷

热敷治疗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本法可用专用热敷袋、或热毛巾、热水袋等局部外敷。但要注意的是,急性期病人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作温热敷治疗。

理疗

在颈椎病的治疗中,理疗可起到多种作用,也是较为有效和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为:

- 消除神经根及周围软组织为炎症水肿。

- 改善脊髓、神经根及颈部的血液供应和营养状态。

- 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增强颈椎牵引效果,并改善颈部软组织血液循环。

- 延缓或减轻椎间关节,关节囊,韧带的钙化和骨化过程。

- 增强肌肉张力,改善小关节功能。

- 改善全身钙磷代谢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

其方法有:

1. 离子导入疗法:应用直流电导入各种中西药物(盐酸普罗卡因、碘化钾、陈醋、冰醋酸、威灵仙等)治疗颈椎病,有一定治疗效果。

2. 高频电疗法:常用的有超短波、短波及微波等疗法,通过其深部电热作用,改善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组织的血液循环,以利其功能的恢复。

3. 石蜡疗法:利用加热后的石蜡敷贴于患处,组织受热后,局部血管扩张,循环加速,细胞通透性增加,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散,血肿吸收

4. 其它:如冰醋酸,其它中药导入,电兴奋治疗机等,在减轻颈椎病的症状方面都有一定效果。

推拿疗法

按摩、推拿疗法对颈椎病是一种较为有效有治疗措施。其对颈椎病的治疗作用为:

- 疏通脉络,止痛止麻。

- 加宽椎间隙,扩大椎间孔,整复椎体滑脱,解除神经压迫。

- 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缓解症状。

- 缓解肌肉紧张,恢复颈椎活动。

- 对瘫痪肢体进行按摩,可以减轻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僵直和关节畸形。

围领及颈托

围领和颈托均可起到制动的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的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

围领和颈托可应用于各型颈椎病患者,对急性发作期患者,尤其对颈椎间盘突出症,交感神经型及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更为合适。围领应用较广,因其制作较简单,用普通硬纸板按颈部的高度和周径剪裁成带状,其外面套以针织物品,两端按装接成布带即可制成。白天戴上,休息时可除去。颈托制作较复杂。一般颈椎病患者应用较少。

长期应用颈托和围领可以引起颈背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非但无益,反而有害,所以穿戴时间不可过久,且在应用期间要经常进行医疗体育锻炼。在症状逐渐减轻后,要及时除去围领及颈托,加强肌肉锻炼。

手段四:药物治疗

药物在颈椎病的治疗中可以起到辅助的对症治疗作用,常用的药物有:

解热镇痛剂:疼痛严重者可口服阿斯匹林、消炎痛、炎痛静、强筋松、抗炎灵等。

扩张血管药物:如菸草酸、血管舒缓素、地巴唑等,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脊髓的血液供给。

解痉类药物:如安坦片、苯妥英钠等药,可解除肌肉痉挛,适用于肌张力增高,并有严重阵挛者。

营养和调节神经系统的药物:常用的有谷维素、刺五加糖衣片,健脑合剂,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等,可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维生素B1、维生素B12等有助于神经变性的恢复。

手段五:手术治疗

经过正规的非手术治疗确实无效,且病情不断加重,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对不同类型的颈椎病来说,是否手术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一般认为,大部分病人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而在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手术前的准备时期以及手术后的康复时期,采取诸如卧床休息、中西药物治疗、颈围领颈部制动、理疗等非手术的治疗方法是有必要的,某些病人也可使用适当的颈部牵引治疗。这些非手术疗法可以延缓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对于术后康复的病人,有利于功能的恢复以及缓解手术部位的疼痛、麻木、僵硬等局部症状。一般认为脊髓型颈椎病禁忌按摩及手法治疗。我们在临床上可以见到,有相当一部分脊髓型颈椎病的病人,因接受手法推拿按摩,特别是重手法的颈部推拿治疗后,病人症状可以加重以致四肢完全瘫痪,即使接受手术治疗也难以恢复到比较良好的状态。

而对于除脊髓型以外的各型颈椎病,绝大部分采取非手术保守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达到病情的缓解以至痊愈。而对于病情严重、经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神经根型、交感型以及椎动脉型颈椎病,必要时也可手术治疗,可望获得很好的疗效。

特别提醒

尽管颈椎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防治依然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可以抓住主要病因,以及主要病因中权重极大的部分。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颈椎病的主要外因是慢性损伤,也就是说,不正确的姿势、不健康的习惯,以及不科学的枕头等是极大的外因,必须加以解决。只有抓住主要矛盾,才能立竿见影地、有远期疗效地防治颈椎病。对于大多数颈椎病人来讲,抓住第一、二步以后,颈椎病就可能不发或少发、轻发。倘若仅仅开展第三、四、五步的治疗方法,而不重视第一、二步的方法,则往往陷入一边治病一边生病、事倍功半的结局。



·该文章由 疼痛尅星 骨伤专家 推荐>>

·查看《颈椎病防治手册》第五章、由浅入深的五种防治手段相册>>
·标签关键字:《颈椎病防治手册》第五章、由浅入深的五种防治手段 疼痛尅星 骨伤专家 颈椎病,防治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北美健康生活网 版权所有(c)2016 youlife.ca 加拿大大多伦多社区健康生活咨询平台
技术支持:彩虹信息网络传媒 站长统计 YOU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