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后,气候转凉,人体的气血开始收敛,这段时间食用栗子进补尤为适宜。栗子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止血、止咳化痰的功效。特别适用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肾虚所致的腰酸膝软、肢体不遂、小便频数者食用。
霜降过后吃栗子 补肾益气少生病
从中医角度来说,栗子性温,味甘平;入脾、胃、肾经,具有补肾强筋的功效,适用于因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或者中老年人腿脚无力、小便频多者。另外,生食板栗也有止血的功效,可治吐血、衄血、便血等常见出血症。
栗子可炒可煮,吃法繁多。栗子除了香甜美味,还有和胃健脾的功效。现代人饮食往往过于精细,或小儿偏食等问题并不少见,栗子对于由此造成的脾虚证,有增加食欲,收涩泻泄,调理肠胃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栗子较甜,糖尿病患者忌食。而且栗子吃多了会滞腻和引起消化不良,因而婴幼儿、脾胃虚弱、患有慢性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最好少吃。
细数栗子的营养
栗子味美,深秋时节栗子大量上市,街头巷尾飘出的糖炒栗子香味,更是勾起人们对它的香甜软糯的记忆。
栗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每100克含蛋白质5.7克,脂肪2克,碳水化合物40~45克,淀粉25克。生栗子维生素的含量可高达40~60毫克,熟栗子维生素的含量约25毫克。
栗子另含有钙、磷、铁、钾等无机盐及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等多种成分。且富含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较多的热量,在秋冬季节更有利于机体抵御寒冷。
栗子的养生功效:
1、栗子中所含的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矿物质,能防治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是抗衰老、延年益寿的滋补佳品;
2、栗子含有核黄素,常吃栗子对日久难愈的小儿口舌生疮和成人口腔溃疡有益;
3、栗子是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干果品种,能供给人体较多的热能,并能帮助脂肪代谢,具有益气健脾,厚补胃肠的作用;
4、栗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够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用,可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腰腿酸软,筋骨疼痛、乏力等,延缓人体衰老,是老年人理想的保健果品。
栗子怎么吃最健康?
栗子的吃法多种多样,既可鲜食、煮食、糖炒、菜用,又可加工成各种食品。南方以栗做菜,为宴席佳肴,板栗乌骨鸡、板栗红焖羊肉、栗子炒鸡块、栗子炖猪蹄等家喻户晓。
北方糖炒栗子,糯、香、甜,味美可口。把栗肉碾细,与糯米一起煮粥,清香味鲜,同时也是上等的药膳。栗子与粳米一起健运脾胃,增进食欲,又能补肾强筋骨。
生板栗快速去皮的小妙招!
板栗虽然很好吃,但剥皮却非常麻烦。这里介绍一种简单、快速的剥皮方法:先将生板栗一切两瓣,加开水浸泡后用筷子搅拌几下,栗子皮就会轻松脱去。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生板栗的营养成分。
吃栗子 你要注意这些:
1、栗子不能与牛肉一起吃,否则会引起呕吐。
2、栗子“生极难化,熟易滞气”,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或患有风湿病者不宜食用。
3、一次不能进食过多,否则会引起腹胀。栗子既养人、又好吃,但一次不可进食过多,患有糖尿病最好不要吃太多,以免影响血糖的稳定。
4、新鲜栗子容易变质霉烂,变质、发霉的栗子不要吃,会引起中毒。
5、板栗生吃难消化,熟食又容易滞气,一次吃得太多会伤脾胃。不要用嘴来咬栗子壳,很伤牙齿。
6、挑选栗子的时候,要挑选表面光滑、饱满、无虫眼、无机械伤的栗子。
7、在保存栗子的时候,要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注意防止霉变。
8、熟栗子一次吃7个,或者10个都可以,一天两次,三次这么吃都没问题。而且最好在两餐之间把栗子当成零食吃,千万不要饭后大量的吃,这样容易长胖。栗子含淀粉较多,饭后吃容易摄入过多的热量,不利于保持身材。
9、吃栗子要细细嚼碎,至口感无渣成为浆液时,一点一点咽下去才能起到保健效果。
推荐3款栗子养生食谱:
乌鸡栗子滋补汤
功效:适合体虚血亏、肝肾不足、脾胃不健的人食用。
材料:乌鸡1只、板栗200克、红枣15颗、枸杞适量、姜1小块。
做法:1、将乌鸡斩块放入冷水,水开后捞出。
2、砂锅中入半锅热水,放入焯过的乌鸡,加入姜片,大火烧开转小火炖制。
3、乌鸡炖半小时后加入板栗。
4、炖半小时后加入红枣和枸杞(温水浸泡一会红枣和枸杞),再炖半小时左右,最后加入盐即可。
栗子红薯排骨汤
功效:补气健脾,滋阴补肾,强壮筋骨,通便排毒。
材料:栗子400克(去壳)、红薯适量,两根排骨,400克红枣,姜、水适量。
做法:1、排骨洗净,切块,汆水捞起待用。
2、栗子去壳去衣;红薯去皮,切大块。红枣洗净拍扁去核。
3、煮沸清水,放入排骨、栗子、红枣和姜片,武火煮20分钟,转小火煲1个小时,放入红薯块,再煲20分钟,下盐调味即可食用。
板栗烧土鸡
材料:土鸡半只、老姜、香葱、香菜、板栗十多颗、老抽、白糖、油、蒜头、生抽适量。
做法:1、土鸡把内脏清理并冲洗干净后切块备用。
2、下油热锅,爆香蒜头,倒入土鸡块大火翻炒至变色,加入适量的老抽、白糖均匀上色,加适量的水没过鸡块,倒入板栗、姜片,加适量的生抽烧开后中火焖30分钟至板栗粉糯,撒入香葱、香菜,大火收汁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