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外科手术治疗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12例经显微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疗效;
结果:采用正确的手术处理原则及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可提高手术疗效。
结论:瘤结节的切除与否,是减少术后肿瘤复发的关键。实质性脑血管母细胞瘤供血动脉与回流静脉的处理原则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脑血管母细胞瘤又称为脑血管网状细胞瘤,为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5—2.0%。好发于后颅窝,占后颅窝肿瘤8—10%[1]。因其多为囊性肿瘤,囊壁内有结节,多采用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6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12例经显微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和手术疗效,采用正确的手术处理原则及熟练掌握显微手术技巧,可提高手术疗效。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4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1岁,平均37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6年,均为首诊,其中两例病人为母子关系(母1997年收治,子2001年3月收治)。
临床表现:本组有10例以头痛、呕吐为首发症状,其中2例有视物模糊;2例以行走不稳为首要表现。神经系统检查: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8例,小脑共济失调6例,眼球震颤6例。
影像学检查:所有病人均行头颅CT扫描及增强检查,3例行MRI检查:囊性变10例,实质性2例,所有肿瘤均位于后颅窝,其中位于小脑半球10例,位于延髓1例,四脑室底部1例。
治疗:所有病人均行坐位后颅窝正中或旁正中手术入路,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术,术后10例完全恢复正常,1例生活基本自理,1例术后半月死于并发症。
2 讨 论
脑血管母细胞瘤大多为囊性,约占该肿瘤的70—80%,为良性肿瘤,对放疗及化疗不敏感,所以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2]。手术应以彻底切除为原则,单纯引流囊液只能缓解症状,术后容易复发[3]。显微手术可以提高其全切率。瘤结节多位于近脑膜侧的囊壁表面,可与软脑膜相连。瘤结节的切除与否,是减少术后肿瘤复发的关键。术中用双极电凝将瘤结节周围脑组织中的血管烧闭剪断,将其完整切除。直径≥1cm的瘤切节均突入囊腔内,术中容易被发现,直经≤0.5cm的瘤结节大多位于囊壁内,难以被发现。在抽出囊液(多为草黄色或深黄色)后切开囊壁,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囊壁,对影像学未发现的瘤切节,在囊壁上观察有无紫红色或暗红色突起点,如有可用微吸引器头吸除周围脑组织,找出隐匿的瘤结节(直经约0.3——0.5cm),电凝其根部血管后切除之。
实质性脑血管母细胞瘤血供丰富,手术难度大,术中出血难以控制,有文献报道术前行DSA造影,对供血动脉粗大,数量多者行瘤体供血动脉栓塞治疗,可减少手术中出血[4]。本组2例实质性脑血管母细胞瘤病人,术前未行DSA检查,术中见瘤体血供较丰富,供血动脉与回流静脉难以分清,术中沿瘤体外1—3mm处切开脑组织。用双极电凝试夹血管,如瘤体缩小或无变化者,考虑为供血动脉,电凝后待血管闭合后剪断。对于难以烧闭者用银夹夹闭后剪断,如瘤体膨大者,考虑为回流静脉,先不予处理,一旦回流静脉破裂,不应电凝止血,应用明胶海棉加棉片压迫止血,否则瘤体迅速膨大,增加手术难度。本组一例小脑外1/3实质性肿瘤,术中分离瘤体时将引流静脉误断,术中瘤体迅速膨大,引起术中大出血,行小脑外1/3切除后才止血,术后患者病情加重。
·标签关键字: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如何用外科手术来治疗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