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骨髓中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并积聚,分泌单克隆的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同时伴有广泛的溶骨病变或骨质疏松及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等临床表现。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种:
多发性骨髓瘤如不进行治疗,进展期MM患者的中位存活期仅为6个月。常规化疗的有效率为40% ~60%,完全缓解率低于5%,中位存活期不超过3年。约25%的患者能存活5年以上,存活10年的MM不到5%。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有:
一、化疗:
1、诱导治疗: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协会(NCCN)治疗指南推荐有美发仑与泼尼松(MP)方案、长春新碱联合阿霉素和地塞米松(VAD)方案、大剂量地塞米松、沙利度胺与地塞米松以及脂质体阿霉素联合长春新碱和地塞米松的DVD方案。
应注意准备做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在采集前避免使用烷化剂。MP方案的有效率为60%,总生存期24~36个月。如患者年龄小于50岁,大剂量化(放)疗+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最佳选择,以VAD诱导,继之作大剂量化疗和干细胞移植。如患者年龄在50~70岁,根据具体情况,争取大剂量化疗。
2、维持治疗:化疗一般持续到达最大反应后2个疗程, 继续治疗并不能延长平台期。随后的治疗须根据年龄、一般状况和患者本人意愿选择。包括:观察、维持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二、造血干细胞移植: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ASCT的对象包括初始治疗有效或达平台期的患者;补救化疗有效或达平台期的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的一部分可行移植。计划在疾病进展时移植的患者可在达到最大治疗效果时提前采集造血干细胞以备用。
2、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allo-HSCT可用于有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相合供者的年轻MM患者。一般适用于下列情况:初治有效,作为临床试验中的一部分进行; 复发后补救治疗有效,作为临床试验的一部分;自体移植后复发的患者。
三、新型生物靶向性药物:
新型生物靶向性药物有双磷酸盐类药物、反应停及其类似物、蛋白酶体抑制剂(万珂)、三氧化二砷以及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剂等。
多发性骨髓瘤虽然是一种恶性肿瘤,但是随着近年来各种靶向治疗药物的不断出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生存期也越来越长,未治疗患者的生存期约为7-8个月,常规化疗患者约为33-36个月,长者可存活10年以上,个别患者甚至可存活20年以上。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它是恶性浆细胞克隆性增生性疾病。在浆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浆细胞恶变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取代了骨髓中正常的浆细胞,生成了大量的异常免疫球蛋白(M蛋白),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多种多样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使骨质被破坏。
目前,医学界对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辐射接触,职业及环境接触,如:农业、金属、橡胶生产、苯、木材、皮革、纺织工业和石油工业,另外,非职业性暴露,如某些药物,家族和遗传因素以及慢性抗原刺激与免疫功能紊乱等。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的男女比例是3:2,在中国发病率高峰在55-65岁之间。
罹患了多发性骨髓瘤以后,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占70%—90%。最初疼痛轻,呈间歇性和游走性;晚期疼痛剧烈,呈进行性和持久性。骨痛的部位多发生在下部胸椎、腰椎、肋骨及锁骨。40%—70%的患者在起病时可以发生肾脏损害。另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还可以出现骨骼的肿块,瘤组织多在扁骨,可浸润附近软组织,半数患者可见出现胸骨、肋骨、额骨连接处呈串珠状改变。还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感染、贫血及出血、高粘滞综合症、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神经系统损害、淀粉样变性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生活调理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过累,保持心情舒畅;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因负重等劳动或运动而发生病理性骨折;还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定期空气消毒,避免感染的发生。
在饮食上,要注意多食用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品,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宜清淡饮食,选用抑制骨髓过度增生的食品,如海带、紫菜、裙带莱、海蛤、杏仁;戒禁烟酒,忌食肥甘厚味及生冷、辛辣之品;适当饮用牛奶。
如有贫血、出血、骨折或脾肿大的患者,则应多食用如海带、紫菜、桃仁、李子、蛤、统鱼、韭菜、山楂、海蜇、龟甲、鳖肉、核桃、蟹、虾、猪肝、蜂乳、芝麻、花生甲鱼、泥鳅、海鳗等食物。而有肾功能损伤者,还应采用低盐饮食;若伴发真性细胞增多症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时,应加食花生、葡萄等食品。 另外,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也是战胜多发性骨髓瘤至关重要的。
·标签关键字:骨髓瘤选对治疗方案 提高生存质量 骨髓瘤,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