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加国的医疗系统 (3)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连续剧叫「心术」。我觉得这部片子演得非常好,其中讲到了很多做医生的辛酸和纠结。我最喜欢片子里那些资深的医生说的名言,非常刻骨铭心,真是说到了我的心坎儿里了。比如:
"做医生的三重标准,第一重叫治病救人,就像一个技师一样,把病治好了,顶多加点微笑服务,大多数大夫全这样。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不仅得把病治好了,还得有悲天悯人之心,得把病人当自己的亲人一样。还有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作病人的精神支柱" -「霍思邈医生-心术」
最近看了一些读者的评论,其中有人说到加国的医生过于谨慎保守,有些手术什么的在国内可以做的来到加拿大却不给做。我想解释的是,加国的医生之所以保守是因为我们皆属于"个体户",也就是说,病人出了任何事情都由个别医生自己承担风险,不象在中国,医生背后有着强大的医院体系作后盾,医患纠纷往往由医生、部门和医院共同承担赔偿,所以医生可以放大胆去做,只要通过上级部门同意的都不必自己承担风险和赔偿。当然,这样的体系造就了医院成为’冤大头’的现象,直接导致了现如今许多医闹赔偿的社会问题。在「心术」这片子里就反映了部份心术不良份子专门怂恿病患家属搞医闹赚钱,弄的医院人人自危,草木皆兵,无法好好地为病人看病。
相反,在加拿大,医生就像是医院承包的个体户(contractor),除非事故责任涉及到医院的员工(比如说护士,药剂师等),否则医院不会为医生承担任何责任,相对地就大幅降低了赔偿金额,减少了诉讼的频率。但同时,由于北美发展国家对生命价值看得无比高昂,即使赔偿金额不比大医院来得多,可作为个体户来讲,这样的赔偿也足够让多年积累的心血和积蓄化为乌有,更可怕的是丢了执照那下半生也就没指望了!所以作为医生,我从进入医学院开始就在学习如何谨慎小心,不仅在治病救人方面,在写病例也要保证不留漏洞,以防将来在公堂对簿时被抓了小辫子,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也就是为什么北美的医生做事普遍保守,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轻易尝试,宁可交给有经验的医生去做。
我觉得这样的危机意识主要问题出在医生和病人之间对疾病的认识相差太大。作为医生,疾病的治癒率是一个概率,有些运气好的病人可以痊愈,而有些则没那么幸运。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如果所有人都能看好病那地球岂不爆满,人人都变成了长命百岁的活神仙了?可是病人看疾病的角度则是非黑即白,一个百分之五的死亡率虽然不算高,可要是发生在了自家人身上那就是百分之百的概率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医患关系如此紧张。从某种程度上,加国医生保守的心态可"媲美"那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被医闹搞怕了的中国医生。即使没有错,被法院判胜诉的情况下,整个诉讼过程也足以让医生们心力交瘁。
在「心术」中演到一对从乡下来城里看病的父子,东凑西借凑来的几万块钱为了给独子做手术。他们不惜千里迢迢来到城市的精神终于打动了医生为儿子做了脑部恶性肿瘤切除的手术,可儿子后来却不幸得了突发性心脏病死了。在当时尚未解剖了解死因的情况下,相比那些医闹份子借机取闹来索取赔偿,这位朴素的农民父亲坚持要把身上所有的积蓄拿出来付医院的费用,说"什么人的钱都可以欠,只有先生(老师)和大夫的钱不能欠,不然就没人愿意做了"。虽然我觉得这种情况在中国现今的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不可能出现,但我还是很感动。
在我的医学生涯里,我见了不少感恩的病人,同时也治疗过不算少数的自我优越感极强的病人和家属。虽然本着救死扶伤的精神要对病人一视同仁,但试想一个态度恶劣的病人又怎么会得到医生和护士的最佳态度?我妈妈常教我要将心比心,巴掌不打笑脸人。其实做医生和护士是很辛苦的,每个人进医院时都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我们成天面对着病人的愁眉苦脸,心里的负面压力该有多大?再说医生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受喜怒哀乐所牵制;一句赞美或感谢的话可以让我们动力倍增,可一名无理取闹的病人也可以让我们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感到心灰意冷。所以我教学生时常说,做医生一定要具备着坚强、积极的人生观,像「心术」里的霍思邈医生说的,"我的手术刀有两面,一面用来治病救人,一面用来解剖我自己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顶得住庞大的精神压力,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标签关键字:谈一谈加国的医疗系统 (3) 医疗系统
how can people cheat
cheats how to cheat on w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