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性行为引起的恐艾症

北美健康生活网-多伦多社区 youlife.ca 06-24 来源:99健康 健康评论()

调查显示:认为“艾滋病人越来越多,说不定哪天不小心就被莫名其妙感染了”的人数占到了37.9%,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糜烂,离艾滋病越来越近”的占12.6%,而觉得高枕无忧,“我的生活方式很简单,艾滋病不会与我有关”的仅有23.6%……

对于那些具有高危性行为的人,“艾滋病恐惧症”也相伴而来。他们大多惧怕艾滋病找上门来,有些甚至自称出现了类似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症状,但是根据各级医院、疾控部门甚至国家级疾控部门的检测,他们的身体指标一切正常,有被查出肝炎的,有被查出肺结核的,唯独没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临床上专家们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患者,他们口述的症状和艾滋病病人都很像,例如发烧、舌苔发白、体重下降等等,但是没有一个理由经得起推敲,最后只能归结为“恐艾症”。为何会“恐艾”,追溯起来,症结还是在高危性行为上。

一个有意思的特点是,这部分高度“恐艾”的人,多数是属于高智商、高收入的高知人群。这些人拥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和医疗知识,在发生“高危性行为”的情况下,懂得主动上网查找艾滋病病人的症状,然后对号入座,进行长期重复的检查,以求确诊自己为艾滋病病人,最终变成不折不扣的“恐艾症”。

“恐艾症”人群的表现与真正的艾滋病症状的区别在于:

首先,“恐艾症”人群的检查结果都在允许的波动范围之内。例如感冒,很多“恐艾症”患者虽然都有发烧症状,但是都属于正常的低烧;部分“恐艾”者反映体重下降,但是这部分人群长期紧张、忧虑,睡眠质量极差,体重下降是正常反应。

最重要的是,艾滋病是有一定潜伏期,少则1年,多则十几年,但是这部分患者在发生高危性行为后1~2个月后到医院检查,并认为自己得了艾滋病,说自己出现了艾滋病病人的症状,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心理作用。

而要消除这种对艾滋病的焦虑,途径只有一个——远离性乱。


·标签关键字:高危性行为引起的恐艾症 性行为,艾滋,恐艾症

 


相关链接
网友评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北美健康生活网 版权所有(c)2016 youlife.ca 加拿大大多伦多社区健康生活咨询平台
技术支持:彩虹信息网络传媒 站长统计 YOU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