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新闻报道,在大连到浦东的一架飞机上,某男不顾劝阻,偏要把手机开至“飞行模式”,而不关闭电源。结局是悲剧的:他被罚款2000元。看到这个新闻,我想到了三点:
第一,大连是出过空难的地方,难免让人有点阴影;
第二,与不关手机相比,“不听劝”是个更加严重的行为,要知道,对于飞行中被告知的飞安规则,如果强行不服从,是有可能被视为劫机的,那就不是2000元的问题了;
第三,“飞行模式”是手机厂商的一厢情愿,其效果并不稳定,没有得到航空部门的认可,这是一个事实。
所以,我们不妨假设,如果手机就是正常开机的,那么它对飞行安全能有多大影响?这一点,就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题。
飞机上禁止使用手机,是FCC(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在1991年实施的一项规定,理由是手机发射的无线电波,可能会干扰地空通讯。这个规定被公众广泛接受,一直执行得很好,但在民航业内,对此却存在大量的争议。美国波音公司,以及探索频道等多方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做了大量实验。但是,直到现在,他们也没有找到证据,证明手机能够对地空通讯产生任何值得一提的影响。 当然,他们也不能证明没有影响,因此,尽管FCC屡次摇摆不定(最近的一次是2007年),还是维持了原议。
既然手机能发射无线电波,为什么不能证明它影响地空通信?这是因为,航空信号用的是118MHz频段,而国内GSM手机用的是900MHz左右频段,WIFI信号频率更高,它们相差这么大,理论上是不能干扰到一起的。然而实际上,因为手机采用的是跳频脉冲的方式发射信号,所以会产生许多不同频率的次生电波。这些次生电波尽管很微弱,但面对机载通讯设备的超高灵敏性,就显得不太让人放心了。在不能确定是否有明显危害的情况下,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手机就成了飞机的敌人,因为民航是经不起“临床检验”的。手机们对此纷纷表示,自己感到很委屈。
那么,历史上有没有因手机未关而引发的飞行事故呢?您别说,还真有一起。2009年,美国一架在起飞滑跑时,副机长的手机突然来电话了。驾驶舱里铃声大作,机长觉得十分恼人,而这位可敬的副机长,自然也愣了神,耽误了应答地面呼叫。尽管没造成什么后果,但这仍被视为一起安全事故,手机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成功地干扰了一次“地空通讯”,也算是报了个仇。除此之外,有些空难也被怀疑是手机引起的,比如有人一直怀疑奥地利5·26空难的原因是,手机干扰造成发动机在空中打开了反推,但是,这都没有可靠的证据。
FCC规定不能使用,但实际中却没有明显的例子,这令我们糊涂了,到底能不能用?为此,我特意利用“职务之便”,问了几位机长。然而,得到的答案同样令人糊涂。
机长甲:完全不影响的,只是大家还是比较害怕,怕万一。美国一个小组做过实验,用比手机强很多的信号源,一点干扰没有。
机长乙:一个两个,或者十个,都没影响。但是你想想,要是一飞机200多个手机一起开机搜信号,会怎么样?
机长丙:频率是不同,但不见得没影响。就好比你竖着耳朵在听小提琴,旁边却有人敲锣打鼓。
这三种说法是如此的不同,可见机长们对此也是各有各的看法(开头说的那个哥们也许遇到了机长丙)。手机究竟是否有影响,还是没法定论。
有的读者要问了,你写了这么多,却没有定论,那我们能不能开手机?其实,这个问题对于乘客来说,并不是一个问题:坐飞机就要遵守飞机的规则,我们讨论这些科学道理,并不等于可以破坏规则,它也许无益,但一定无害。您想想,飞机上面又没有移动电话基站,打开也没有信号,反而费电,你开着干嘛呢?另外,飞机上面关手机,已经成为了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的是一种文明和对他人的关怀。从这个角度上讲,把手机掏出来,关了它吧,跟旁边的人搭个讪,聊聊天,比听音乐更解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