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公路去纳卡桑(B.Nakasang)的岔路口的草棚
行走老挝前言—沿着老挝的13号公路
由景洪到了西双版纳的边陲小镇磨憨,就走完了213国道,进入了老挝13号公路,进入了老挝的北部。中国与老挝仅一界之隔,但却宛如两个世界。车子在13号公路一路颠簸,迂回曲折。沿着经过的村庄、商铺、学校等等,如果你细心的观察,给你的第一印象是,老挝很贫穷。茅草屋建于公路的两侧,简陋的学堂孤独的飘扬着老挝国旗,路边玩耍脏兮兮的小孩子,沿途种植着的柚木林,沟谷中的野生芭蕉林,被烧的漆黑的懒火山地散发着夹杂草木灰的泥土芬芳,在一路上时不时的碰到几辆日本制造的SUV和大卡车穿梭游荡,路过的几个小镇天空中散落着的电线!沿途的的风景,是一部另类的公路片,给人一种苍凉而旷世的感觉。慢慢的,经过老挝的北部乌多姆赛省后,我们由下午5点多到达了老挝的历史古都琅勃拉邦。在我们10来天的旅程中,碰到的一些人和发生的些许故事,构成了我们这次旅行最大的亮点;通过自身的体验,有收获,也有失去,总的来说,感觉不错。
在出发前,老挝给我们很多期待。西下的斜阳照耀着美丽的湄公河,渔民们在夕阳下驾着渔船回家,两岸的村庄升起袅袅炊烟,应该会富有很诗意的场景;三三两两的人群,悠闲的走在湄公河畔,会构成了一副带有浓烈浪漫色彩的画卷;清晨身着黄色袈裟出门接受布施的僧尼;在寺庙里,穿越了时空与空间的朗诵经声音,会把我的心绪带到了另外一个时间吗?我还认为,入夜的时候,湄公河畔的酒吧应该是灯火通明的,世界各地的游客操着各国的语言在交谈,金发碧眼的外国美女帅哥们在异国他乡开怀畅饮,醉倒了自己,也醉了湄公河;我还期待着,了解老挝朴实的民俗风情,他们的生活状态,生活习惯等等,应该是很和谐的景象,有独特之处;也期待着能走进大面积的热带雨林,融入自然,体验另类莽荒之旅。在出发前,老挝给我很多期待!由于我的工作原因和爱好,我旅行的目的偏重于人文风情和地理,在西双版纳,我几乎走遍了所有的村寨和各个保护区,也体验过极限探险、冒险的旅程,也曾在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畔美丽的夜空下数过星星,更在一个个傣家村寨的露台上听着雨打芭蕉的声音,半醉半醒。在老挝的时间里,把发生的一些事和遇到的一些人串起来,虽不能深刻的了解到老挝的风情,但是,也足够我回味一段时间了。
在我们离开万荣的那个早上,在早餐铺子里遇到的美国老兵,左手手臂上写了HAPPY,右手画了三颗星,通过我们简单的交流,知道他退役以后,到泰国生活的10年,在我狠狠的吃下两颗小米辣以后,他大跌眼镜,很是佩服,和我们坐到一起脚手并用的吐着几个英语单词闲聊,他伸出手臂说:happy,他喜欢老挝的食物,但是不能吃辣的,不习惯抽老挝的香烟。我送给他一盒骆驼牌香烟后,因为赶车离开了;在普西山上,遇到一个衣服很脏的外国女子,问我大概什么时候日落。我告诉她,大概6点钟,她说了一声谢谢后离开了;在万荣的客栈里,列支登士敦的一个游客,每天晚上约我喝老挝伏特加,我谢绝后,他说,如果在俄罗斯,你是没有办法混的,每天重复同样的话;在琅勃拉邦遇到的美国摄影师,见人就双手合十,说道“萨拜地”,他说他拍到了很多漂亮的照片,准备租一辆摩托车去拍照,走到那里,拍到那里,老挝的风景非常漂亮,人也很漂亮……在老挝的这几天,遇到了很多人,都是苍苍的过客。由于语言不通,不能与他们更深的交流,是这次出现最遗憾的事。
在西双版纳,我们与老挝同饮一江水,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基本上也有共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可是在出发前,一切都是未知的。到了琅勃拉邦后,我们马上就找到了中国餐厅,与老板娘了解了一些情况,她告诉我们,老挝人很善良,没有宰客和偷盗等行为,让我们很欣慰,这是一个很和谐的国家!问老板娘,你们还回中国吗?她告诉我们,肯定是要回去的,毕竟是自己的家乡,老挝毕竟不是自己的家。他们在老挝做生意了10多年,学会了老挝语和英文,想想他们刚来的时候,也和我们一样,什么都不熟悉,但是他们在这里生活的很好,生意也做的不错,无不感叹中国人在世界各地的生存能力,中国餐馆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我相信,我们在老挝的时间里,也一定会玩的很舒服。
有了更多的自信,我们的老挝探索体验之旅,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很舒坦了,虽然没有更深入的了解到当地的民俗文化,但也能满足了我对老挝的期待和愿望了。总的来说,还不错。我们沿着老挝的13号公路走了一半,就似看了一部公路电影,走过的路,大多数映入了我的脑海,错过的,下次补上;听到的,很多我没有办法阐述,我会去了解和学习。在13号公路上,在我的旅程里,我应该是自己的导演,这次。所导演的,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故事很平淡,但是比较真实。精彩之处大概也就是没有剧本,一切都是误打误撞。13,在有些国家不是吉利的数字,而对于我来说,它是我这次出游的线索。
13号公路边居住的居民
行走老挝之一、出走老挝
老挝与西双版纳相接壤,出国变得很容易。西双版纳我的户外俱乐部的工作,花费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次提前一个月的计划,终于在4月下旬出行,在出发前,没有做任何功课,一切都是未知的,我喜欢这样的方式。去探索盲区如同闯一道道关卡,过一道卡给你带来的快乐,那是最幸福的快乐。由景洪到磨憨,草草找个小店住下,遇到了很多黑市换外币的人,人民币换老挝吉普1:1230,我花了2000元换了2460000。这么多的“钱”,让同伴们欣喜若狂,“我也终于成为了百万富翁了”。边境小镇磨憨,是国家级的口岸,带有老挝和中国的风情特色。每天穿梭于老挝和中国的人熙熙攘攘。在那里,你能买到老挝的电话卡,老挝啤酒,老挝红木家具,当然,如果你想冒险的话,也可以从磨憨偷渡到老挝,不过,偷渡过去,也就进入了茫茫的原始森林,有可能万劫不复。
数以百万的老挝钱
制作木瓜沙拉的老挝姑娘
我们出发到磨憨的那天,去边防站办理的健康证,换了数以百万的老挝钱。晚上迎接我们的,是一场瓢泼大雨,云南在2、3、4月份,处于大旱天气,而我们的离开,下起了大雨,是吉祥之兆。那天晚上,喝了几瓶老挝啤酒,数钱数到了手抽筋,对下面的行程,还是未知的。第二天一大早,坐上大巴车,出了关口,到了老挝的磨丁,顺利的签证,就进入了老挝。要命的是,花钱不习惯,上个厕所,需要花2000吉普,对于花钱的概念,到我们的行程结束,还是没有适应过来。汽车一路颠簸,在中午13点到达了乌多姆赛。乌多姆赛省是老挝北部四省之一,沿街可以看到很多中文的广告牌,中午行人三三两两,看到的都是上学的学生。在乌多姆塞小歇的空当,看到了一个漂亮老挝姑娘。在我与老挝美女交流购买她制作的木瓜莎拉时,同行的柬埔寨大哥们不知道是对木瓜莎拉的制作好奇,还是被舂木瓜的姑娘所吸引,拿上摄像机一阵拍,搞得舂木瓜的美女很害羞,小脸通红,煞是好看。一份木瓜莎拉4000吉普,由于不习惯他们的虾酱和腌鱼汁的味道,购买了没有吃。很期待在我返程的时候再次遇到这位老挝姑娘,可是没有缘分。直到我们的行程结束后返程到乌多姆赛,却无缘在见到她。
琅勃拉邦夜市一角
琳琅满目的商品
行走老挝之二、琅勃拉邦的夜
我喜欢夜,夜晚是日子的一部分或者说是过渡期,能让你有更多的思绪,能然人静下心去思索一些问题,也能让人放纵。随着日落,带走了滚滚的热浪,琅勃拉邦的夜晚让人感觉很清新,很祥和。夜市摊上,撑着红色的帐篷,民俗工艺品琳琅满目,有绵纸纸糊的灯笼,木雕的工艺品,绘画,银器,纯棉T恤,挎包等等,柔和的灯光点缀其间,构成了琅勃拉邦夜晚的一景,来来往往的人群,并不吵闹,老挝人民在交易商品的时候声音很轻柔,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萨拜地”,很多人都说着简单的英语单词在交流,并拿出计算器在还价。如果你对商品没有太多的兴趣,看看欧美国家的帅哥美女,也是一种享受。在湄公河畔,昏暗灯光下的露天酒吧,是更浪漫的,桔子制作的烛台置放于桌子中央,喝着咖啡和啤酒,月光毫不吝啬的洒在湄公河上,随着流动的水泛起淡淡的亮光,徐徐的微风吹拂着你的身体。手握一杯清凉的啤酒或是浓香的咖啡,静坐其间,于三五好友轻声交谈,仿佛与世隔绝。很放松,也很“小资”;在琅勃拉邦的夜里,很难找的能让你放纵的地方。估计是源于他们信奉小城佛教的习俗和当地人的收入水平所导致,夜晚体验当地人很疯狂的放纵的发泄夜店基本上没有,最起码我没有发现,如果说,非要找这么一个地方,把自己喝得酩酊大醉,我想,那估计是来错地方了,在琅勃拉邦的夜晚,没有理由让你撒野、发泄。稍微热闹的街区,要数一些餐吧了,你可以吃西餐,喝啤酒,与世界各地的人交流。
夜空下的寺庙,显得很庄严
琅勃拉邦的夜,不会有更多的故事,主要是自我内心的调节和欣赏。调节自己的心态,让自己慢下来,再慢下来……更好的欣赏风景体验多彩而祥和的生活。
湄公河畔美丽的村寨
行走老挝之三、湄公河,东南亚的母亲河
我与ai的认识是在湄公河畔的码头,ai是一个帅气的老挝男人,当我们经过码头的时候,他给我们介绍和推销乘车游览澜沧江畔。一阵砍价之后,最后约定第二天9点在码头集合,租他的船顺流而上,游览千佛洞和走访民族工艺品村寨,这也开始了我们探索老挝的真正旅程。在中国,湄公河称为“澜沧江”由于在西双版纳一段,沿江两岸遭到很多破坏,大面积的热带雨林遭到砍伐,种植了橡胶树,失去很多莽荒原始的感觉,在老挝乘船旅行,让人很期待。
傍晚,在湄公河洗澡的居民
琅勃拉邦的码头很繁忙,每天吞吐着很多游客,他们的船身青一色的用柚木进行了装饰,顶上盖了一个屋棚,挂着老挝国旗,像一个水寨似地摇摇晃晃的扎在江边。乘坐在ai的船上顺流而上,沿江两岸有很多村庄和寺庙,打渔的小船穿梭于河的两岸。ai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的船行至一个加油站,立即给我们换了一艘更小的船,小船自然是很省油。当时我很生气,但后来上船后,我才发现超值。小船能乘坐6人,船头是尖的,船尾一个裸露的马达,发动起来响彻湄公河两岸,时速在80公里每小时左右。ai在节约成本的同时,让我们体验了一把湄公河的“生死时速”。小快艇穿梭于湄公河的礁石中间,遇到浪花一阵颠簸,相比乘坐大船在甲板上悠闲的晒着太阳的“老外”,我们显得刺激多了。但恐惧也就悠然而生,生怕船夫不小心撞到了礁石,让我们粉身碎骨。我们的担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船夫们每天行走湄公河几趟,对所有的水域了如指掌,他们抽着烟,带着墨镜,很轻松的与过往的船只打招呼,时不时还往其他船上泼水。我们自然也就放松了心态,一路拍照和欣赏美丽的风景,湄公河两岸的生态环境很好,在琅勃拉邦一带,基本上是喀斯特地貌,高山林立,支流密布,山脚下的一个个小村庄的从眼前飞快的走过,吊脚楼下,可爱的孩子们在游水、钓鱼。大风把我们的头发吹成了扫把形状,通过一段风驰电掣的行驶后,船在一个竹子搭建的码头停了下来,我们到了“千佛洞”。
进入村庄的路用竹子搭建而成
探寻老挝的佛教文化,千佛洞是一个好去处,在一个半山腰的溶洞里,简易的修建了一条小路,里面释迦摩尼相,观音,弥勒佛等,成百上千的林立其中,有铜像、木像、玉雕、石雕等,进入洞中,显得很庄严。游客不多,几个工作人员在悠闲的打牌,给游客们发放香烛、布施品等。依悬崖而雕琢出来的一条小路,一直延伸到了另外一个溶洞,这个溶洞有一扇铁门已经锈迹斑斑,里面也供奉了很多佛像。进里面进香必须打上手电筒。千佛洞是意译,几百年来,琅勃拉邦王室一直供养着村中那座美丽的寺庙,作为交换,村民们则一直在管理这个洞穴。最初,它作为河神的栖息之所而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13世纪末14世纪初,小乘佛教从西而来,广泛传播。老挝王室皈依后,到16世纪,把千佛洞纳入供养管理。每年的老挝新年,也就是泼水节,国王都要亲率臣民前来祭拜,各家各户也要用圣水把自家的佛像洗涤一新。工匠们则奉命对佛像进行修理、涂漆刷金。
雨后的湄公河,感觉更清新
从千佛洞返回的时候,经过一个织布的村庄。ai向我们推荐“老挝威士忌”,说到了那里,一定要尝尝,所谓的老外威士忌,其实也就是中国的自酿小锅酒,而且酿酒的工艺极差,用一支油桶做酒蒸,一个土罐用来接酒。为了表示友好,与ai同饮了3杯。后来也喝了很多种老挝的酒,个人感觉,除了老挝啤酒,其他的都不敢恭维。这个村庄建于湄公河畔,村民们主要以织布和打渔为生,手工艺品出售给一些游客,为他们增加收入。织锦很漂亮,价格也比较公道。沿着村庄游走了一圈,酒劲大发,全身汗淋淋的,最后淘了几件心仪的宝贝,继续乘船到了“加油站”,换乘ai的大船顺流而下,去了“关西瀑布”。
顺流而下,河道显得更加宽敞,捕鱼的船支也越来越多,相比去千佛洞一段穿梭的游船,却没有见到一艘。船到达了一个小村庄后换乘一台农用车,风驰电掣的杀向关西瀑布。寻找到了热带雨林里的游泳天堂。
关于湄公河,我更喜欢称她为澜沧江,因为习惯。而不变的是,我喜欢在日落时分欣赏泛金色的水面,波光粼粼,两岸葱绿的青山,一点点的吞噬着太阳光,一直把天空映得通红,就在这一瞬间,仿佛是一个生命轮回的前兆。入夜,两岸虫鸣不断,寂静的夜能让你聆听到水拍打在石头上的声响。这条母亲河在孕育着一个个无数的生命。清晨,整条河响起了生活的乐章,河面上浮动的小船,一张张撒开的渔网,跃动的鱼儿等等,在日出日落之间轮转着,生生不息。
游走他乡,最喜欢和最讨厌的就是看日落,喜欢是因为日落很美丽,既有有气壮山河的霸气,也有苍凉而富有诗意的柔美,在这个时候,能让心很平静;讨厌的是,在这个时候,思乡的情怀悠然而生,叫人想家。
下午5点。ai的船轰隆隆的行驶在湄公河上。两岸收网的渔民和还在水上漂浮的小舟在夕阳下随着波浪在左右摇曳。这一刻不会让你感到心情荒凉,反而让你感到很积极。因为你看到,渔民们收获了一天的劳动果实正在回家,与家人在湄公河畔洗澡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水花欢快的拍打着船身,在夕阳的照射下闪着金光,船行驶过的水域,拖着长长的尾巴,在两岸之间扭动着。日落时分,湄公河由金色变为通红,与云、山混为一体,与我们一起流动。
抓着麻绳从上而跳,很刺激
关西瀑布,高约150米
行走老挝之四、热带雨林关西瀑布公园
相比琅勃拉邦其他的景区,关西瀑布在出发前是比较期待的。因为在到老挝之前,通过道听途说,知道有很多外国人在这里游泳,其他的一无所知。吸引我的,不是金发碧眼,穿着比基尼的洋妞们,是了解这里的生态和老挝对生态旅游的开发和保护的成果。老挝北部都是丘陵地带,以山地雨林、喀斯特地貌为主。关西瀑布距离琅勃拉邦30多公里,是一个沟谷雨林,附近都是山地,种植了很多柚木和旱稻。关西瀑布景区主要以热带雨林瀑布和她的生态环境、水质等闻名,里面树木葱葱,乳白色的溪流潺潺的流过。在公园里,他们保持了原样,基本上没有人为的建筑物。沿着溪流,有一条小路,与其说是修建的小路,更不如说是人踩出来的一条小道,很自然,天然形成的几台小瀑布下面,形成的一个个水塘,吸引着全世界的人们到这里游泳,洗森林浴。植被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浓密,热带丛林也没有更多的层次感。而吸引人的,不单单是游泳,更多的,应该是原生态的环境能给大家带来一种良好的感受。感受来自于原生态。融入自然,不需要对自然过多的去修饰,人为修饰过多的大自然,反而让人看着别扭。天然的,能让我们返璞归真,能找到一个逃离钢筋水泥的人造森林的地方。
关西瀑布游泳的人们
进入景区,一片欢歌笑语,随着一阵阵的吼声,我们找到了“泳池”,很多白种人泡在池子里,胆大的争先恐后的从一棵横长到池子的树上抓着一根麻绳跳水。每做出一个漂亮的动作,会收到一阵阵掌声。大家都在享受这这美好的时光,忘我的融入自然,我也加入了游泳行列,鼓足勇气抓着麻绳从树上狠狠的把自己摔在水中,与世界各地的人们一起嬉戏,泼水。关西瀑布的泳池,应该是名副其实的一个国际泳池,每天都有各种肤色的人在游泳。有时候很纳闷,我们千里迢迢来到老挝,难道就是来这里游游泳吗?但是,如果到这里你不游泳,那才是最遗憾的事情。沉浸于美丽的山水之间,而且这么容易的让你触手可及,每一寸肌肤,浸泡在乳白色的水中与大自然亲密接触,除了映入眼帘的风景以外,这估计是融入自然的至高境界了。严着溪流玩往上走,一个个美丽的小瀑布孜孜不倦的流淌着,两岸的柳树和芦苇在微风中潇洒的摇逸,在溪流中,相互依偎的情侣或是三五好友在游戏说笑着。一直往上大概300米,就能看到壮观的关西瀑布了,高大约150米,分为3个阶级,水流如一条白色的布匹依附在悬崖上,轻盈的泻下,溅起淡淡的水花。绿荫葱葱植被点缀瀑布两旁。关西瀑布在旱季没有“银河落九天”的气势,给你带来的,是一种清新和凉意,徐徐流水的声,轻柔的为大自然在伴奏,很多游人置身于瀑布下,任凭溅起的水花拍打着身体,流连忘返。沿着一条土路往上,可以到达瀑布顶端,越往上,水流声渐行渐远,山顶是一块平地,几乎是被水浸泡着的,有四数木、板根等,在水中漂浮着很多腐叶,长了一些水草,由于山顶上很平坦,水流面积很大,高耸的大树遮挡了阳光,几节枯木浸泡在水里,让你感觉不到是在一个景区,仿佛置身于莽荒的原始地带。水缓缓的流向悬崖边然后汇聚成一条小溪,然后摔了下去,慢慢的流着,冲刷着两岸的植物和浸泡着大家的身体。
在关西瀑布戏水
这就是原生态了,不改变当地的自然环境,合理的进行宣传和开发,一切基本上是原始的,游览的人们,也会很珍惜这样的环境,舍不得去破坏它。在越发现代化的今天,在全世界的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了这样天然的泳池。在全世界很多人汇集与关西瀑布的泳池里。为什么大家大老远的到老挝来游泳呢?我应该找到了答案,其实,大家都是在寻找一种融入自然的方式和寻找一个真正能融入自然的地方!因为,这样的地方已经不多了。
万荣的TV酒吧
行走老挝之五、激情万荣
不得不提的是,在琅勃拉邦的这几天,炎炎的烈日已经把我们的皮肤烤的通红。在去万荣的前一天,骑自行车去车站购买了去万荣的大巴车票。第二天清晨,背上行囊奔赴车站,通过一次换车后,沿着13号公路迂回盘旋的开向万荣。我们乘坐的是普通大巴车,车上只有几个外国人,其他的全部是老挝居民,车走走停停,上上下下了很多人,大包小包的行礼塞满了车厢的过道。车拥挤的密不透风,在烈日的烘烤下,散发出一股恶臭,真是糟了罪了。我无暇看车窗外的风景,双手紧紧的抓住座椅,尽量的不让身体左右晃动,也尽可能的闭着眼睛冥想,免得看到哇哇大吐的场面。同行的兄弟,一路上拿着一个塑料袋,做好“吐车”的准备,强忍着自己的胃酸在胃里翻江倒海。就这样一路的舟车劳顿,于下午5点钟到达了万荣。
万荣日落
万荣只是两条街的一个小镇,和所有的老挝城镇一样,低矮的法式与当地建筑稀疏的立于街边,天空中散落着电线,大大小小的广告牌写着老挝文字和英文。初到万荣,感觉不到有什么特别之处,我们乘坐上一辆嘟嘟车,车夫直接给我们拉到了一家旅馆,旅馆是别墅型的庭院建筑,肥胖的老板给我们开了房间,热的不行了,冲了个凉后拿上我随身携带的普洱茶于老板套近乎。我告诉他,这是“china tea,puer”,他好像不知道,随口说出了一句“mao tai”!他知道茅台酒。很多老挝人对中国不是很了解,导致每次打招呼的时候,被问道“Japanese?”,“oh,I’m Chinese!”,有时候让人感觉很无奈和绝望。
万荣街景
到达老挝的第一天,也认识了一位很热情的老挝姑娘,他很热情,长得胖乎乎的,皮肤黝黑,她告诉我,她也是来度假的,不是宾馆的老板娘。她还说,万荣这地方很不错,可以很好的玩玩,并拿出一份简易的手绘地图给我们介绍玩的地方。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夜幕降临,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出去吃饭,找到了一家中国餐馆胡吃一顿后,在万荣的街道上游荡。
万荣的街景,让你感觉不到是置身于一个佛教国家,有时候会误认为,还是一块殖民地。沿街的商部、餐厅、酒吧等等,都像极了欧美国家一些落后的乡镇,就像在美国西部片的场景一样,感觉有些荒凉而带有激情。路边上,三五成群的人站立下来交谈,相互打着招呼。路两旁的TV 酒吧提供了给人躺着看边看电视节目边喝酒用餐的“床”,几个人躺在上面,像在抽大烟。马路上,人头攒动的白种人居多,有光着膀子和身着比基尼跑步的男女,也有手拿一瓶啤酒游荡的,或者在路边的酒吧打望的,很难见到本地人穿梭于街上。入夜,一些TV酒吧把电视的音量调到极大,播放一些体育节目和过时的肥皂剧,有的酒吧,索性播放着迪厅的音乐,一些人随着音乐的节拍扭动,时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欢笑声。万荣,的确是挺疯狂的,把我也感染了,心情有点骚动。一路寻觅着中意的酒吧,跃跃欲试。
最后,是因为太热,或者是因为没有太多的精力。买了几瓶啤酒准备回去宾馆喝,在哪里,又遇到了胖胖的老挝姑娘和他的一个朋友在聊天,当然,我们也就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开始了万荣激情放荡的生活。
老挝姑娘的朋友来自列支登士敦,他喜欢喝黑咖啡兑伏特加,他的喝法比较独特。用他的话说。“this coffee,on suagr,on maijk,only vodka and coffee, delicious。”一直推荐给我们尝尝,伏特加和咖啡,苦涩味和伏特加的烈酒味道让人难以下咽。我们喝“咖啡”的表情让老板、老挝女孩和列支登士敦看着哈哈大笑。我们也就这样畅聊开了。列支登士敦的朋友一直说,在俄罗斯,他们早上起来喝一杯伏特加,中午喝一杯,晚上喝得酩酊大醉。要是你们到了俄罗斯,是受不了的。老挝姑娘很直接,问我的同伴:“you gay?”朋友很吃惊的说“on”。她真是一个心直口快的姑娘,她认为,两个男孩住同一个房间,那就是同性恋,我告诉他,我们是好朋友,在中国称之为兄弟,兄弟就是非常好的朋友,可以在一起分享痛苦和快乐,就如同手和脚。他们对中国的”兄弟“一说把于赞同的眼光。老挝女孩也对我们加深了好感,宾馆老板也加入进来了,和我们一起吃酒,畅聊。酒逢知己,海阔天空的瞎聊,老板拿出了他的泡酒,一瓶泡的是大黄蜂,另一瓶是草药,我认为是祛风湿的。共同举杯,畅饮。最后,不知道是谁提出的建议“disco?”。OK,这下好了。可以去疯狂一下咯。老挝姑娘很热情,几个电话打过去,叫了他的朋友来开车来接我们,一路杀向迪厅,进入了一个闪烁着零星灯光的黑暗世界,要了几瓶老挝啤酒,又一阵痛饮,随着快爆炸的音乐声,身体僵硬的扭动着,隔壁桌的几个老挝人在过生日,我拿着酒杯于他们喝酒,大声的说“I come from china,干杯”一饮而尽,于他们的姑娘一起扭动着。音响一直在头顶断断续续的发出爆炸似的声音,放着美国节奏比较快的音乐,不知道喝了多少,最后被老挝姑娘拖了出来。说,该回家了。上车的时候,我干脆躺在了车兜上,望着万荣的夜空,一路颠簸到了旅店,给自己洗了个燥,倒头就睡着了。
终于,还是没有让自己的心很放松,在万荣,把自己喝得大醉,去迪厅,用简单的英语夹杂着中国话侃大山。体验在万荣的另类娱乐生活,其实很简单,好似也比较平常。我们在万荣呆了4天,每个晚上,都在喝酒,在街边的酒吧,在旅店的公共区域,喝啤酒、老挝伏特加、老挝威士忌,抽烟、喝茶,体验另类的激情生活。在万荣,能让你放纵自己,这很平常,因为每个人都一样。
建于南松河上的酒吧
行走老挝之六、在南松河上
万荣的南松河,在国际上应该是很出名的。这里有几项项独特的运动项目。“Jumping and Drifting”,Jumping是在一高台上抓着绳子在空中把自己荡得很高,然后跳入水中,这是勇敢者的游戏。漂流有两种,你可以选择用一个汽车内胎,做在上面,顺着流水慢慢的漂,可以选择皮划艇,体验速度于激情。
喝老挝威士忌
到达万荣的第二天,我们参加了一个旅行团,去体验和学习他们的生态旅游。车一早到我们所住的旅店接上我们以后,在路上稍上了两个韩国人,出发到了一个山洞。万荣属于喀斯特地貌,石灰岩热带雨林耸立在南松河边,溶洞资源自然很多。在进溶洞探洞之前,经过一个村庄,村庄从建筑风格上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走边的环境很不错,让人心旷神怡。溶洞的入口只有一个很低矮缝隙,进得此洞,须入水,借助轮胎内胆和头灯。我们全部人如同初学游泳者一样,腰上挂着轮胎在听领队讲解,然后鱼贯而入,一直进到山洞内部然后友缓缓出来。他的意义在于,在溶洞内内有任何灯光设施和人为的修饰,洞内虽然说不上漂亮,但是以这样的方式进得此洞,还是比较意外,这让我比较惊喜。在咱中国,开发旅游的概念和老挝人民是不一样的,他们注重原生态和利用最原始的方式,给人们去体验。很多让人想象不到,出得洞口,用完午餐,开始了我们的南松河漂流之旅。
南松河河面比较宽阔,有激流和静水,全程漂流约13公里。我们选择用皮划艇漂流,河道两岸绿树成荫,水中鱼儿欢跃,加之优美的青山。虽没有两岸长啼的猿声,但声声的鸟鸣也能让你感到舒畅,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波浪,但小艇所经过的激流,也可以让你感到惊险刺激。领队对水域很熟悉,我们跟着他顺流而下,有惊无险。转过一个弯,突然听到很大声的音乐,不自觉地使劲挥动船桨,进入了沿河的酒吧。在这一段水域中,漂浮着很多轮胎的内胆,上面“乘坐”着人,他们抱着一瓶啤酒或是一桶威士忌,听着大声的音乐在河里缓缓的流着。在酒吧搭建出来的露台上,成群的人们在舞蹈。烈日下,借着啤酒和音乐,肆意的放纵着。高空的秋千,把人甩出10多米,重重的摔在水里,溅起一团水花。我加快的划桨的速度,把艇靠在岸边,花了30000吉普购买了一桶老挝威士忌(柠檬+冰块+可乐+威士忌)坐在露台上欣赏这疯狂的场面。南松河出名的原因,估计也就如此了。在这里,不分国籍,不分肤色。大家寻找的,是自己的一个“海滩”。来这里寻欢作乐,放纵和放松着自己的神经。老挝在长久的被殖民下,早就了当地文化和欧洲文化相结合的特色。并通过自己独特的旅游经营理念,让这里成为了全世界人们心目中的旅游胜地。让大家为之疯狂。喝着冰爽的啤酒或者“威士忌”你可以躺在舒适的吊床上晒太阳,或是泡在清凉的河水中,胆子大的话,可以爬上高高的跳台,抓着绳子体验“Jnmping”的刺激。河岸上的每一个酒吧,都有露台供过往的人们小歇。招揽顾客的“店小二”在河边上吹着口哨或是挥动着棋子,只要你靠近他们的酒吧,他就会抛出一个栓着塑料瓶的绳子,把你拖上岸。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快乐。听着音乐乘坐在轮胎上,双手在轮胎壁在随着节奏拍打。懒洋洋地,一直这么漂着。
沿着南松河漂流,必须要通过很多这样的桥
关于南松河的记忆,由于我们是乘坐皮划艇漂流,自然是无法享受到漂轮胎的悠闲乐趣的。在短暂的时间内,通过观察简单的体验,能感觉到,这里还是一个属于人类的乐土。旅游开发者们,尽量保持了原始的特色,吸引更多的人们来游览,带动了周边很多的消费,值得很多旅游从业者借鉴。从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角度说。在我们开发和利用的时候,很难做到一个平衡,为什么要开发?原本是为了更好的保护环境,吸引一定的人群来体验和游览。并诠释环境的保护意识,让人们更加爱护和保护环境。并非以“利益“为主要的目的,改变了自然原有的特色,并加入一些恶俗的东西,彻底改变了旅游本身的意义。旅游本身,注重体验,而每一个旅游地,从风情、环境等,都有差异,如果旅游地失去了或者被改变了它原有的特色,那旅游也就没有了更多的意义了。在老挝,不知道原生态的旅游环境还能保持多久,但我希望它一直保持下去,这应该也是每一个爱好旅游的人所希望的。
余辉照射下的庙门
行走老挝之七、离开万荣
离开万荣的那天,在早点铺子,遇到了那个美国退役老兵。我走进铺子时,他走过来问我们,需要什么,面条?面包?我以为他是铺子的老板,问了以后,他说他居住在泰国10年了,来旅游的,还说不能吃辣的,在老挝也不习惯。手臂上画了“happy”和几个星星。推荐我们去漂流。很和善的一个老头,退役后拿着退役金道泰国生活,也许也就是追寻一种休闲的生活方式吧,他应该不是在逃避生活,反而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正如一个富翁到某个孤岛上旅游,于渔夫对话的那个故事一样。富翁问“你为什么每天在这里钓鱼”,渔夫说:“为了生活、果腹”,“那你可以造条船,到鱼多的地方去捕鱼呀”,“为什么?”,“因为这样,你可以捕到更多的鱼!”“然后呢?”,“你可以赚更多的钱,买艘大船到鱼更多的地方捕鱼?”,渔夫又问“在然后呢?”,富翁很骄傲的回答:“到时候,你捕的鱼越多,赚的钱就更多,有了很多钱,就可以像我一样,到很多地方旅游,就像来到你们这样美丽的小岛,可以钓钓鱼,看看漂亮的风景!”,渔夫回答道:“我现在不就在这样美丽的地方钓鱼和看风景吗?”,这是一个故事,很富有哲理。在我们为生活奋斗的时候,为此付出很多,让自己身心疲惫,最终,还是归于尘土。而这个美国老兵,放弃了在美国相对“优越”的生活,选择东南亚小国家生活,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态度,还是在逃避什么,我不得而知。反而觉得他的生活很洒脱,无忧无虑。没有花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赚很多的钱,却一直在“钓鱼和看美丽的风景”。而大多数人,只能把这样的生活方式当成一种奢望。与老头很投缘,最后送了一盒“骆驼牌”香烟给他,也祝愿他的旅途愉快,永远“HAPPY”。乘坐上MINI BUS离开了万荣,又回到了琅勃拉邦,重拾湄公河畔的记忆。当然,也带上了在万荣的美好的记忆和收获。
路上偶遇的摩托车旅行者
为了免受乘坐大巴车的痛苦,回程选择MINI BUS,MINI BUS 很舒适,空调开放,容纳的人数少,我们乘坐的是一辆日本丰田车,车况好极了,继续欣赏着公路大片。车往北走,几乎都在上坡,走走停停,可以欣赏到沿途的村庄。在茅草屋里,不知道主人们都在干些什么,有的村庄有电线,有的没有。一个个电视卫星接收器立于屋顶,与茅草屋极不协调,晒衣服的栏杆横在路边,上面的衣服,有的被风吹到了地上,村庄里的鸡,在随意跑动。每路过一个村庄,破旧的民房于金碧辉煌的寺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寺庙里香火旺盛。老挝是信奉佛教的国家。他们对佛教文化保存的很完好,并一直做着宗教文化的保存的宣传。曾经看到的一张海报,上面用好几种语言写着:“请保护僧侣早晨接受信徒布施是佛教风俗”。从他们村落的建筑和历史的文化上来看,一度曾经被法国殖民,而佛教文化,一直被完好的保存了下来。在很多东南亚国家和云南的西双版纳也是如此,佛教文化生生不息。而在中国不同的是,很多特色的文化在慢慢的丢失,被自己给丢了,让人深思。
从普西山俯瞰琅勃拉邦全景
行走老挝之八、普西山日落,琅勃拉邦的记忆
从万荣回到了琅勃拉邦进行休整,在进入琅勃拉邦时,一切都显得很熟悉了,好像我们在这里居住了很长时间似地。习惯的夜市、中国餐厅、湄公河畔等等,返回故地,我将重拾关于她的记忆。
从普西山上俯瞰大皇宫
在万荣几天的疯狂生活里,总是感觉在琅勃拉邦丢了什么,迫不及待的想涌入她的怀抱。在琅勃拉邦的个夜晚,天空下起了雨,基本上花完了所有的老挝钱,整理好了思绪后准备第二天撤离。在离开的那一瞬间,我才发现,在中国,在西双版纳,我丢了的东西更多,在琅勃拉邦遗失的和在中国所丢弃的对比,是小巫和大巫的区别。但是回想起在琅勃拉邦观看普西山的日落、在大街小巷中游荡、庄严的寺庙、异域风情不减的湄公河畔,仍然让我们能款款而谈。那天晚上,我们在琅勃拉邦的宾馆里坐在窗台上看着街景喝酒,谈了很多,关于得到的,也有关于失去的。
在普西山看日出,是我们到达琅勃拉邦的第二天,由于想休整一下,选择了在城区游览。普西山,在琅勃拉邦城区是最高点,在东面、南面能俯瞰到新城区,西面是川流不息的湄公河,从北望去,是南康河与高耸的山峰。下午4点钟,普西山上的大金塔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金光,几个悬挂的铃铛在风中“叮叮”作响,显得很宁静而庄严。俯瞰城区,炊烟袅袅,翠绿的椰子树下,点缀着红色的屋顶,13号公路依南康河畔而建,形成两条平行线,河边和路边建筑整齐;湄公河里,载人出游的船只和渔船还在匆忙的行驶着。普西山顶上,这时候也没有多少人。来回穿梭的几个人中,有几个漂亮的泰国姑娘和貌似流浪者的欧美人,我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些景象,等待着看日落。
等待看日落的人们
大约下午5点钟,人越来越多了,挤满了普西山的平台,有些人购买了小鸟到山顶上放生,小鸟为白腰文鸟和斑文鸟。但购买的人不多,源于大家都对环境认知的程度吧,“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随着日落的临近。山顶上的人越来越多。日落很美,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的变化,她在装饰着琅勃拉邦。慢慢地慢地,湄公河水在她的照耀下,变得金黄,远处的沙滩上映出了长长的人影,慢慢地慢慢地,山峦抹去了苍翠的绿色,披上了暗白色的纱巾,慢慢地慢慢地,她把大地染成了红色,也映红的天际,而最后,她把天空交给了夜,继续装点出更美丽的颜色。在每个人的脸上,在夕阳的照射下,泛着光辉,随着日落而变换着颜色。每天的这个时候,山顶上集合了世界各地的人,都在欣赏着大自然的赐予的美丽风景,每个人的思绪可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在自己的心中,都装有自己的颜色和形状。唯一不变的,也就是这日落和日出的时候,给大家带来的愉快心情和遐想。普西山的日落不壮观,但是很漂亮,很柔美。
接受布施的僧侣
行走老挝之九、关于佛教文化
到了琅勃拉邦,也就到了老挝佛教和历史古都了。琅勃拉邦是老挝著名的古都和佛教中心,琅勃拉邦省首府,位于南康江与湄公河汇合处,其状似“L”形半岛。市内共有寺庙30多座,其中香通古庙以其构筑别致、陈设堂皇、宏伟的大殿、玲珑的佛塔以及精美的雕刻和华丽的镶嵌而闻名于世。另外还有帕坎寺、索普寺、西布部昂寺、撒恩寺、孟农寺、巴排寺、宠西寺、可姆西寺、相曼寺、首木宫寺、迈达旺寺、马哈泰寺、塔銮寺、红香寺,沿着南康河畔有阿帕寺、塔普西寺、丰沙庙威苏腊寺、阿汗寺等。每天清晨,接受布施的僧侣们回到寺庙后,都会朗诵诗经,在傍晚,每路过一个寺庙,都能听到那穿越时间和空间的诵经声音。置身于佛教国度,我虽然不是信徒,但是我尊重他们的习惯。佛为大爱,大爱无疆界,他们每天出门化缘接受布施者的布施品。自己用不完的,用来施舍给需要的人们。
寺庙里庄严的佛塔
走进寺庙,进一炷香,能让你心灵平静,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而僧尼会为你拴上一根线,来为你祈福。我不是信徒,不能更深的了解佛教文化,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岂能是一朝一夕能读懂的呢。对于我这个观光客来说,在众多的游人当中,走进琅勃拉邦,最多的是被一座座庄严的寺庙所震撼。精雕细凿的装饰物,气派的庭院和大殿,寺庙里一尘不染,鸡蛋花,无忧花相互争艳,鸟儿们在枝头上欢快的鸣叫着。这一切带给我的感受,仿佛穿越了时空,进入了一个“极乐世界”。在琅勃拉邦的夜市,看到最多的画卷,以僧侣布施的场景、释迦摩尼像、寺庙等素材为主,后来我慢慢的明白了一些。也许,是佛教文化是给这些艺术家们带来了很多灵感,也许,他们本身就是信徒,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着对佛的尊敬和崇拜。我很惭愧,也很欣慰。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有着自我的约束,是自我为人处世的原则,我们管这叫信念。它激励着我,也为我的人生指路。
香通寺
早晨,游客和信徒们给僧尼们布施,形成了琅勃拉邦的一景。每个寺庙的僧侣,在老和尚的带领下,小和尚们睡眼婆娑的跟在后面,虔诚的接受着布施品,我们住的旅店主人,每天早上都会把蒸好的糯米饭用一个银子打造的钵盛好,身披一条白色的丝巾,跪在街边,给僧尼们布施,有的带着小孩子也一起感受这庄严的佛事。无论是在琅勃拉邦,还是在村庄的寺庙里,每天清晨,都会有这样庄严的佛事活动,它承载了几代人对小乘佛教的尊敬,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们的信念。我讨厌为了拍照,去假装给僧侣布施的游客们,在他们送出布施品的时候,眼睛却看着远端的照相机镜头,就差比划上一个手势了,如果你不懂尊重人,请不要不尊重佛。这样做,其实,是恰恰是对自己的不尊重的表现,被视为无知。
我没有佛缘,身处西双版纳,傣族也信奉小乘佛教,我也曾参加过他们的佛事活动,进入寺庙祈福。但是,庄严的寺庙,佛经上的说教,让我受益匪浅。最后:“请保护和尊重僧侣早晨接受布施的佛教风俗”,在西双版纳已经没有了这样的佛教风俗习惯,老挝,请一直保持下去。
琅勃拉邦街头,天空中都是的电线,也象征着我复杂的心情
行走老挝第十、关于游览的感受
在我认为,旅游和体验是分不开的,每一次出游,都是一种全新体验的过程,在出行前,这一切基本上的未知的,同样也赋予了我们一种探索的过程。根据自己的时间、财力以及旅游的喜好来选择地点、出游的时间、方式和选择旅游项目。最终分不开的是体验那些未知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来达到求知和放松身心的目的。真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每一次旅行以后,多少要有些收获。很大程度上,这基于自己的积淀。最好是带着“目的”去旅行。
目前琳琅满目的旅游产品,让人应接不暇,发达的网络载体,可以让你“心未动、身以远”,每一次的旅行,收获是最最永恒的主题。
在我们乘坐上大巴回西双版纳的时候,遇上了几位长时间旅行的朋友,在交流心得的时候,他们好像对旅程的收获颇少,为了省钱,选择走马观花的游览方式,可能是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出去走走,但仅仅是为了出去走走吗?在我接触的客户中,有一位美国华人告诉我,有一次,他们到巴西旅游,他们体验了惊奇的亚马孙流域探险,那边合理的生态旅游开发,让他们很舒心。而有一位旅伴,每一天都躲在宾馆里看书。他告诉我,如果看书的话,还不如在家,或者随便在美国找个地方看,都是一样的效果,实属浪费资源的表现。那位“美国先生”讲的比较偏激。主要的还是诠释要有收获。在旅途的过程中,来开阔眼界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此次老挝之行,在出发前没有做任何功课,我们是在探索一个盲区,一个新的地方,在出发前,我赋予自己了一个主题,一个个的问题,在旅途中也就迎刃而解。在我们很舒心的结束旅程以后,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老挝的旅游环境和旅游市场的定位。包括景区的开发和旅游从业者良好的心态和责任心。在中国,旅游大背景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在盲目的开发的同时,也在不断的丢失着,而丢了的,是永远也找不回来的。在开发与环境的保护的问题,这好像是很矛盾的问题,基本上也没有办法寻找到答案,难道真的寻找不到答案吗?我不这么认为,全人类最可悲的问题,就是知道问题的所在,但是没有去解决问题的勇气,或者说找不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更多的是选择逃避。同样,旅游也不是逃避,从这个地方,逃到另外一个地方。是满足自我的喜好或者是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说俗气一点,跟上主流的生活方式。对于旅游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也许你是在路上需找刺激,或者是在过程中洗涤心灵,在或者是在路途中带有某种目的,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实旅游很简单,不记得什么时候了,有一个朋友写过这么一段话:“喜欢上旅游是没有原因的,只是为了行走而行走。为了陌生而去,不为熟悉而留。在凌晨里做出决定,清晨即背上行囊去自己梦想中的地方。每天望着这早已烂熟于心而又枯燥乏味的生活环境,就有一种离开的冲动。离开,不只是为了逃避,更多的是为了远处那完全陌生的地方”。
对于旅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我,也只是在讲述自己的旅游方式和记录自己旅游的收获和乐趣。在我从事的工作里西双版纳我的户外俱乐部的工作,也尽可能的为广大旅游爱好者诠释原汁原味的东西。最起码,要让你有收获。
·标签关键字:行走老挝 一个背包客的探秘之旅(组图) 亚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