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世纪以前,阿姆斯特丹有条奇怪的法律:门越大的人家,缴税越多。因此当地人尽量将门做小,窗户却留得很大,所有家具也都是从窗户吊运。直到今天,小门大窗,仍是阿姆斯特丹特殊人文景观。于人,窗户连通着外界;于城市,窗户则展示着自我。
阿姆斯特丹有条奇怪的法律:门越大的人家,缴税越多。
直到今天,小门大窗,仍是阿姆斯特丹特殊人文景观。
Sex
阿姆斯特丹,红灯区的51个新窗口
据说阿穆斯特大有1000多座桥,但相信没人数过有多少窗。这里的窗口异常宽大,窗台低矮,不必踮脚“窥视”,擦肩而过的,是一屋子的生活。都市百态,就像一幅幅镶了边框的图画,在你面前坦然呈现。但有些窗子,却诱人窥视或欢迎你注目——阿姆斯特丹是欧洲最后一个允许妓女以橱窗揽客、公开卖春的城市。
阿姆斯特丹,诨名“色情之都”。它地处欧洲航海门户,17世纪进入“黄金时代”。来自波罗的海、北菲、美洲,印尼、印度乃至巴西的冒险家们,在结束或惊险或单调的旅程登陆之后,寻酒作乐乃是第一冲动。所谓“红灯区”,在那个还未曾有电灯的时代,已经依靠蜡烛发出了诱惑之光。
红灯区的51个新窗口
红灯区橱窗里的诱惑
Sex
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橱窗里的诱惑
实际上,居民们都认为光顾“橱窗”的绝大部分是游客,这里是荷兰“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入夜,红灯区人头攒动,女性游客往往被告知不要单独出行。墙上赤裸的图画更加炫目,色情招牌霓虹闪烁,令目光避无所避。妓女们的生意似乎更加忙碌,窗帘一个接一个卷起,红灯从背后散发出暧昧。这是不眠的街道,性商品店、性展览馆都开放到凌晨一时。
于人,窗户连通着外界;于城市,窗户则展示着自我。
红灯区是所有人的天堂
Sex
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是所有人的天堂
连任两届阿姆斯特丹市长的约伯•科恩,努力想把这里变成所有人的天堂:“在阿姆斯特丹,犹太人应该不怕戴着黑帽上街,摩洛哥人应该能找到工作,同性恋应该无人打扰。”
2001年4月1日,他亲自为两名同性恋者证婚。阿姆斯特丹同性恋中心的墙壁上,挂着历年大游行的照片——这座城市的包容,曾经令他们引以为荣。直到2004年,一名摩洛哥移民后裔当街对导演特奥凡高实施割喉,整个城市为之震动。此后,新移民们在入境之前,必须被强制观看一部有关荷兰“包容精神”的录像,其中包括露骨的性行为以及两名男性亲吻的画面。
但实际上,阿姆斯特丹的同性恋人已经不再在公开场合亲吻了。问及原因,这座城市里有人开始憎恶他们,甚至暴力相向。“很可笑,不是吗?大家都管阿姆斯特丹叫‘同性恋首都’,但我们却羡慕西班牙的同性恋者,能在大街上牵手。”23岁的Remy说起这个话题,显得有些忧伤。
2007年,阿姆斯特丹发生201起针对同性恋者的街头暴力,而这还只是警方统计的数字。现在,阿姆斯特丹很难说还是弱势族群的避风港。你可以看到,“包容”的外衣之下,对立无处不在。红灯区一处设计师的橱窗挂出十字架,对准了一个妓女的橱窗,如一把达摩克利斯剑。我分明背对着妓女拍摄,“橱窗女郎”竟误认为在拍她,于是不顾天气寒冷,只穿着“三点”冲将出来。我猜她每天对着十字架“工作”,已是满腹怨气,一触即发。而在这座城市里,也许还有其他的怨气无处发泄。
近年来,来自东欧、俄罗斯的黑帮已渐渐控制了红灯区,把这里变成贩卖妇女、洗钱和贩毒的中心。
时尚设计师进驻红灯区
No Sex
阿姆斯特丹,时尚设计师进驻红灯区
但自由从来不可能无所节制。近年来,来自东欧、俄罗斯的黑帮已渐渐控制了红灯区,把这里变成贩卖妇女、洗钱和贩毒的中心。终于,阿姆斯特丹决心要整治“窗口”,重塑脸面。2008年9月底,市政府宣布斥资1500万欧元,买下其中51个“窗口”改作他用。这些“窗口”的新主人,旋即变成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珠宝设计师和时尚设计师。对于设计师而言,在红灯区工作,似乎兴奋多于抵触,调笑多于尴尬。
红灯区于是呈现出另一番奇异的景象。左边窗口是精美典雅的珠宝首饰,右边就是无所顾忌的人肉展示,“高贵”与“低俗”之间并无过渡。沿着红灯区窄巷前行,你会突然看到头上两个闪着红灯的大字:“NO SEX(此处无性)”。招牌下有通往一个小天井的通道。走进去,便是红灯区里的“设计师之家”。我们在这里站了几分钟,前后有三批男性走进来四下张望。“这里原本是秘密交易的角落”,德国设计师格塞娜说,当“识途老马”再次来此,发现熟悉的窗口变了模样,就有人会忍不住往她的首饰橱窗吐口水。
而身为女性,丹麦设计师Andre Alic对类似的尴尬已习以为常。“我坐在窗边做珠宝,常有男士走过吹口哨,然后听见他的朋友对他说:‘嘿,她在工作,搞错了!’”珠宝设计师们所在的街道上,有8间橱窗被关闭。“没有人问那些被迫离开的姑娘去了哪里”,红灯区信息中心的Cathy抱怨说,“她们不可能转做其他行业,政府只是把她们逼到了更危险的地方。”
“奇异”并非阿姆斯特丹的全部
红灯区里的温馨生活景象
No Sex
阿姆斯特丹,红灯区里的温馨生活景象
不过,“奇异”并非阿姆斯特丹的全部。或者说,正是这几个世纪的开朗,孕育出这种见怪不怪、开放包容的态度——这也是奇观的一种。进入红灯区,你会发现这里还有一番和煦温馨的“正常”生活景象。你可以在这里吃到全市数一数二的面包,买到供应高档酒店的鲜花,紧邻那些解救欲海饥民的“窗口”,甚至还有一间接收富家子弟的幼儿园——这一切只因这里原就是城市的中心地段。
在满街的揽客橱窗中,专门接收富家子弟的“朱利安娜女王幼儿园”的灰色大门毫不起眼。它的前身是建于1818年的一间教会幼儿园,专为性工作者照看孩子。如今不再有人计较幼儿园的历史。常有上下学的孩子们指着隔壁橱窗内塑胶女性的胸部大叫:“妈妈,妈妈”。幼儿园园长丽斯贝会向里面的姑娘们挥挥手。她跟孩子们解释说,“这些女士在展示泳装。”
不过,幼儿园也规定,六点之后下班的幼儿园女性员工,必须结伴同行。这条街上的妓女们虽然与其他居民“井水不犯河水”,但爱尔兰和英国的酒徒们却是“麻烦制造者”。“我们对那些‘女士’从来没有意见,但男人们却总是惹麻烦。”究竟是先有红灯区,还是先有这里的居民区?红灯区的居民们从没想过。但他们都觉得,今天这里的一切,都是“Good Mix”(好的混杂)。
在红灯区生活多年的居民似乎并不欢迎政府善意的“面子工程”,“那些(橱窗)只是招揽游客,对于我们而言,这里意味着市中心的生活。”居民卡拉•佩特斯说。他们习惯了这里的热闹,不仅有比其他地方更多的警力,还有更多的清洁工人。
政府宣布改建计划后,这个区的商户和居民发动了示威抗议。因为相比之下,更不讨人喜欢的是他们的新邻居——那些设计师。“他们从来不说话!” 卡拉•佩特斯抱怨说,“那条街已经比以前冷清多了!”
很少有地方能拥有如此众多的标签:郁金香、风车、米菲兔、大麻叶、红灯区 阿姆斯特丹似乎有一种魔力,任由每种生态疯狂生长,直至旗帜鲜明、自成一格。
红灯区没有什么不可能
总结:阿姆斯特丹,红灯区没有什么不可能
很少有地方能拥有如此众多的标签:郁金香、风车、米菲兔、大麻叶、红灯区 阿姆斯特丹似乎有一种魔力,任由每种生态疯狂生长,直至旗帜鲜明、自成一格。
著名的“红灯区”的地标性建筑,是建于14世纪的“Oude Kerk”(老教堂)。以教堂为中心四射开来的小巷里,“窗口”林立,“芳踪”处处。肃穆的钟声,就回荡在狎客的调笑声中。而正对老教堂大门的鹅卵石上,矗立着一座青铜浮雕——一只抚摸着女性胸部的手,寓意不言自明。怜悯与放荡,交迭共存。
“Coffee Shop”(咖啡馆)是红灯区的另一奇景。人人都知道,那其实是合法吸食大麻的场所。2008年7月,当局开始禁止在公共场合吸烟,但大麻却不在被禁之列。荒谬的命题于是接踵而来:瘾君子们仍然可以到“Coffee Shop”吞云吐雾,只要你不用烟丝卷大麻。“咖啡馆”外,大麻的氤氲终日不散,这算是法律的漏洞,还是法外的开恩?
·标签关键字:阿姆斯特丹红灯区 Sex还是No Sex(组图) 阿姆斯特丹,红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