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
听闻乌镇的名字已经很久了,这个寂静的小镇子走红速度丝毫不亚于目前网上那一个个所谓的网络红人,不知走红带来的是好是坏,能看到的只是趋之若鹜的人群,听着快速的讲解,走马观花地浏览,而我也是其中之一。
乌镇美景
到达乌镇是一个午后,之前一直心向往这个江南水乡。自己骨子里多少有点水乡情结,幻想着走在这样一座小镇上——潺潺的流水绕镇而过,水上乌篷船摇曳前行,岸边是勤劳的妇女在渙洗,精致的石桥横跨水面,典型的江南木结构房屋错落有致,夕阳懒懒照下来……这幅画面不止一次出现在眼前,而今终要得偿所愿,自是颇为激动。
乌镇恬静的生活
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这句惯于用来安慰自己失意的心的话语,再次起到了作用。到达景区门口的时候,我被拥闹的人群惊呆了。并不是节假日也非周末,但人之多甚至无法让我在门口照下“乌镇”二字,最终还是以一群人为背景勉强照了一张。与此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新中国的进步,让这么多的人愿意拿出钱来消费在旅游上,这在以前怕是不可能。闲庭信步的希望是没有了,可到了跟前总要一看究竟才不枉来。
进入大门,眼前的精致倒是跟想象的相差无几。青青的河水缓缓流淌,岸边的竹楼、木屋静静的睡着,青石板的路走着颇有感觉。对,就是这样的。遗憾的是,拥挤的人群不容你有太多时间停下来细细品味,匆匆地赶着路。就连拍照也要见缝插针的快速进行。水乡里无处不体现着南方人的精致,在一个专门展示江浙各式床的展厅,我更是深有体会。依据贫富、男女、尊卑等等之分,这看似简单的床也分出了个三六九等。精美的床自是费足了功夫,栩栩如生的雕刻、考究的木材、雅致的绘画,这哪里是用来睡觉的物件,简直是一件艺术品。而南方各式各样的民俗也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北方人大长见识。尤其是在新年祭祀这一展厅,不禁让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其实她要求并不高,只是想得到认同,想参与祭祀,就是这样一个愚昧、简单的请求,在那个年代也没有得到满足,绝望死去。触景生情,又让我悲伤起来。
乌镇的街道很窄,两边布满了民居,不夸张地说简直有种打开自家门迈出脚就能跨到对面家里去了(当然这步子要跨得大一点)。房子都是一样的结构,古旧的木门。现在镇上的居民大多以老年人为主,年轻的人不是打工就是上学走了。这些老人倒也悠闲,做点小买卖、打打麻将,看着每天不同的人经过门前,也不会乏味。穿梭在悠窄的街道中,拥挤的人群让我不得不时常侧着身子走路。走进了专门展示染布技术的展厅,据说许多电视剧曾在这里拍摄,《天一生水》、《人间四月天》等等,难怪我看着觉得眼熟。蓝底白色图案的条条长布悬挂在半空,游走在其间,有种恍若到了民国时代的感觉。虽然只有两种颜色,但却感觉那样质朴,别样的味道似是更能够起大家的怀旧情结。还有酿酒技术,南方的黄酒、米酒也是远近闻名。一走进作坊,就有扑鼻的酒糟味,工作人员现场展示着酿酒工艺,游客还可以品尝新鲜加工的美酒,奈何我对酒是毫不感冒,只是粗粗的满足了一下好奇心。
走在水乡的街道上,一直在问自己,这是我梦里的水乡么?水、桥、船、楼,明明都在,我为什么就是觉得不对味。是自己过于苛求了么?还是我该像众多的游客一样,看看罢了。我终于明白物是人非的感觉,景致一样没缺,可味道变了。水乡该有的静谧、安适、恬淡已经全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嘈杂、浮躁、拥挤。是阿,不走出去就永远没有人之多,可被知道了又是否全是好事,这始终是对矛盾体。经济的发展难免或者说必须要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话,是否值得,这也是个一直被讨论的话题。在我,则是不忍心见到这一幕,虽然我也加入了对环境破坏推波助澜的行列,人就是这么矛盾。
这一刻我才明白,虽然身在乌镇,水乡却离我很遥远。
·标签关键字:水乡乌镇:骨子里的美丽与哀愁(组图) 中国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