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处1:东寺塔和西寺塔
“城南双塔高嵯峨,城北千山如涌波。”这是明初史谨描写昆明景色的两句诗。这“城高双塔”,即指昆明的东寺塔和西寺塔。西寺塔今在东寺街南段西侧的部队营房中,塔旁原有慧光寺,俗称西寺,早毁。
东寺塔今在书林街,云南人民出版社旁。其开关与大理三塔中的主塔相似。比西寺塔略高。两塔一西一东,遥遥相对,在现代化建筑的衬托下,更显得古朴苍劲。两塔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
塔建成后,曾经历代修葺。特别是东寺塔,原址当在现东寺街旁,清道光年间,因地震倒坍,光绪九年重建,因虑旧基“土薄弗坚,乃移于迤东数百步内”,这就是东寺塔不在东寺街,而在今书林街的原因。形虽如旧,已非南诏原物。
东寺塔高40.57米,13层,建于公元840年。西寺塔高36米,13层。
相传,东寺塔宝顶的四只“金鸡”,早年在冬春风多季节,还会“喔喔”啼叫,声闻远近。据考查,这四只金鸡,均为铜皮做成,每只高约2米,口角噙有一枚两头有孔的铜管,管内有金属簧片,鸡头、脖子、腹部全是空心的。当劲风吹来,“鸡”嘴内的铜管,经“鸡”腹腔内的空气回旋振荡,便发出悦耳的鸣叫。愈增“金鸡”的神秘气氛,亦可想见能工巧匠们的精湛技艺。
两塔位于市区,可步行前往。
门票:无门票
交通:乘3、4、62、90路公交车到金碧路下车,往金碧广场旁的书林街进取都可以。
去处2:筇竹寺
昆明城西北有玉案山,盘旋逶迤十余里,翠峰屏列,林壑幽深,山泉叮中咚,白云环绕。“玉案晴岚”,古代为“滇阳六景”之一。
筇竹寺位于昆明西郊约7公里的玉案山上。这里林木繁茂、翠竹葱郁,将一个名声颇著的古刹雅寺深蔽于绿荫之间。据说,筇竹寺始建于元代,昆明佛教徒开始信奉佛教禅宗,宣讲大乘佛教就源于此。筇竹寺基金会建,现在所建的重建于清光绪年间(1883—1890年)。这座古寺依山势而建,分为四层三院,精巧严谨,很有特点。
应该说,筇竹寺最具魅力的,当数由清代四川民间泥塑大师黎广修师徒5人历经7年塑起的500罗汉。这些罗汉被塑造的生动朴实,神情各异,令人拍案叫绝。这一组罗汉塑像被称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这些作品分别陈列在大殿两壁(68尊)、天台莱阁(216尊)、梵音阁(216尊)中,分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多为从像,中间一层多为立像,排列讲究对称,如左为降龙,右为伏虎;左为腾云,右为驾雾等等。据说,因塑像工作时太大,靠黎广修一人无法完成,上下两层多为他指导助手们创作的;中间一层,举目即见,至关重要,是他亲手制作,精品亦多。
除了单个的罗汉之外,雕塑家还设计了一组组互有关联的人物。如一位头顶风巾,身披袈裟,手执大节龙头竹杖的罗汉,正张着宽阔厚实的嘴,板着手指,凑近同伴,似在低声细语,诉说人世沧桑;而他的同伴,手捧法器,侧耳倾听,惊讶、同情、深思,各种复杂的感情集于一脸,似乎窥见他心灵的震颤。
除五百罗汉之外,筇竹寺中文物尚多。进寺门有元代所植的孔雀杉二株,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寺内茶花、玉兰芳香郁;大雄宝殿前匾联林立,既有气魄宏大、妙语如珠者,如:“两手把大地山河捍瘪搓圆撒向空中毫无色相;一口将先天祖气咀来嚼去吞在肚里放出光明。”有描绘寺僧生活深刻独到者,如:“焚香静坐,莫漫说峨嵋旧事,滇海新禅;煨芋留宾,共领略世态炎凉,深山清况。”两庑柱前分别悬有担当联:“托钵归来,不为钟鸣鼓响;结斋便去,也知盐尽炭无。”黎广修联:“大道无私玄机妙语传灯;仙缘有份胜地同登选佛场。”大雄宝殿后,年代久远,其中有徐霞客记述过的“三僧塔”。
筇竹寺地址:玉案山
筇竹寺门票价格:10元
筇竹寺开放时间:8:00-17:00
交通:昆明市区至此12公里,到筇竹寺游览,您可到东风西路的云南饭店和南窑车站附近有专线旅游车直达。
也可在北京路上乘坐2路、26路公交车到黄土坡,然后换乘到筇竹寺的中巴车。
筇竹寺特别提醒:游览筇竹寺,大多都要数罗汉,从跨进门的第一步起,男左女右,以自己的年龄数到哪一位罗汉时,这个罗汉的神情,或忧或喜,或悲或怒,便代表自己的人生品相。
去处3:岩泉寺
宜良县城金星村,有一山状若卧狮,人称伏狮山。五峰壁立,岩峭千仞。岩下清泉昼夜淙淙,水质佳、流量大。水秀山俊,修竹茂林,清幽雅静。因山水故,又名岩泉山。“自古名山僧占多”。元至正初(约1341年)名僧盘龙祖师至,结茅为庵,弘扬佛释。缘满而去,徒众建祖师殿供奉,代代如是。后有道士发现此处是“风水宝地”,跻身其间。岩泉古刹遂成释道偕居、寺观并处之所。
明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即沐府人朱福海始修,万历间僧人兴宽重修。得称“岩泉漱玉”,为宜良八景之一。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邑令高士朗、教谕王佐才偕邀文人邑士投资经营,建阁起亭、筑半月池。岩泉自此成为自然、人文景观皆俱名胜佳境。咸同兵燹,殿阁损毁。1915年,知县钱良骏重修亭台,题“半山亭”。1929年,邑绅马云翔募资修斗母阁、玉皇阁,新建凉风亭,广植花木,并大规模作摩崖石刻。寺观焕然一新,成其最繁荣时期。1940年,日机轰炸昆明,伤兵医院迁入,景物难免损坏。
1987年7月,摩崖石刻公布为宜良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2月,县政府批准,岩泉寺所有权划归金星办事处。近年来,办事处进行大规模全面重建。新建大雄宝殿、天王殿、玉皇阁、财神殿、山门、游泳池等,又广植花木、草坪,并修道路,增设石桌石凳,使得岩泉焕然改观今胜昔。1999年4月,昆明世博园指挥部及云南省旅游局授牌为世博会旅游接待定点单位。
2000年,岩泉寺管委会刻纪念性碑刻三通:“钱穆教授著书处”碑、“袁嘉谷品茗处”碑、“藏真阁遗址”碑。记载了岩泉寺近代三件史实,很有创意,大大提高了岩泉寺的文化品位。
其一:“钱穆教授著书处”碑
钱穆(1895年~1990年),字宾四,江苏无锡人。1913年~1919年从事小教并开始自学之道。1923年起从事中教,完成《国学概论》、《先秦诸子系年》等著作。1930年,《刘向歆父子年谱》发表,震动学界。经顾颉刚推荐入燕京大学任国文讲师,未久,入北京大学任历史系副教授、教授,兼课清华、北师大。抗战爆发,随校展转。西南联大文学院初设蒙自时,陈梦家两夕恳言,促成钱先生撰修《国史大纲》。动笔不久学院迁回昆明。为避扰续作,寓居岩泉寺。三日伏案,三日入校登坛。1939年秋,《国史大纲》完稿,旋写一《引论》见诸报端。次年是书出版。“《国史大纲》一经出版发行,于是成为全国大学教科书,风行全国。对学生积极抗战,增强民族凝聚力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罗义俊《钱穆学案》)“钱穆在岩泉下寺写出的《国史大纲》,是中国现代史学上的不朽著作。……他认为中国史犹如一首诗,而西洋史犹如一出剧。”(美·邓尔麟《钱穆与七房桥世界》)“那部《国史大纲》,时辈中谁也比不上的;……中国史学家中能够运用唯物史观解释中国史事,如此纯熟精到的,钱氏以外,绝少其人。”(曹聚仁《钱穆》)“中国通史的写作,……出版的书已不少,但很少能达到理想的地步,……钱先生的书最后出而创见最多。”(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引论》一篇,陈寅恪先生谓为近世一篇大文章。陈先生为文虽在专业,但具通识,宜有此论!”(严耕望《钱穆宾四先生与我》)
1939年秋钱先生离昆,后历任华西大学、四川大学、齐鲁大学、昆明五华学院、云南大学、江南大学教授。1950年在香港办新亚书院,任院长。1955年获香港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衔,1961年获美国耶鲁大学文学博士。1965年获免新亚院长职,移教马来亚大学。1967年定居台北,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台北历史学会监事、中国文化学院史学研究所博士班主任。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著作80余种达1700万字之多。1990年8月30日,九六鹤西。著名近代思想史家、清华和北大双聘教授刘桂生挽:“由诸子入经学、转史学、据理学兼文学。子学达,经学明,史学信,理学诚,文学雅。心物两得,精博一世,代不数人;爱民族及文化,望复兴、求统一盼富强,思虑深、大义明、乡情重、识见卓、忧心切,知行一贯,阴阳两济,世多后生。”汪学群《钱穆学术思想评传》中称:“他以著述不倦的一生,捍卫、宏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肩负着‘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1938年秋,西南联大教授钱穆寓住寺中撰修《国史大纲》,汤用彤、贺麟相送于斯。姚从吾、陈寅恪、张其昀先后造访,留踪岩泉。
其二:“藏真阁遗址”碑
清初,于龙泉南侧建藏真阁,纪念德高道士尹澈清真人,故又名其“尹真阁”、“隐真阁”。阁内环立石碑。1939年,钱伟长待出国时,偕新婚妻子孔祥瑛到岩泉寺看望叔父钱穆,在隐真阁“洞房花烛”,并度“蜜月百日”。
钱伟长(1912年)江苏宜兴人。1931年秋考入清华大学。为“科学救国”弃文学理。1939年研究生毕业,任教联大,旋留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1942年获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历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副校长,中科院力学所副所长,上海工业大学、上海大学校长,中国管理科学院名誉院长,暨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首次将张量分析及微分几何用于弹性板壳研究并建立薄板薄壳统一理论,提出线壳理论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国际上称作“钱伟长方程”;首次成功地用系统摄动法处理非线性方程;提出广义变分原理和环壳分析解;研制成功新颖中文编码及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案“钱码”。他还是《应用数学和力学》主编、中国民盟中央副主席。
1994年6月23日,钱伟长偕夫人旧地重游,题辞:“岩坚泉清,宜结良缘”。
门票:10元(提示:抽签、烧香时注意消费陷阱)
岩泉寺地址:宜良县城金星村岩泉寺
车程:宜良距昆明市区52公里,宜良至岩泉寺1公里
岩泉寺交通:从昆明东站、北站乘坐各类交通车到宜良。
去处4:盘龙寺
盘龙寺位于晋宁县晋城东5公里的盘龙山上,寺始建于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年),为莲峰和尚所建。相传,莲峰大师为选址来到盘龙山,见山势雄伟,地势宽阔,所选中的寺址,为山间的龙湫,莲蜂和尚念咒迫使蛟龙搬家,水干涸后动工修建寺宇。寺建后信徒日众,香火兴旺,不久莲蜂和尚坐化,被尊为'盘龙祖师"。明初祖源和尚相继扩建寺字,盖藏经楼、观音殿,使寺宇初具规模。据《徐霞客游记》记载:"盘龙山莲峰祖师,名崇照,元至正间以八月十八日涅磐……至今日以此为盘龙会。"
盘龙寺观庙宇依山势构建,山门内有一、二、三天门,迎仙桥、唾佛殿、吕祖殿、祖师殿、大雄宝殿、玉皇阁、伽蓝殿、药师殿等20多院,供奉释、道、儒三教诸神,尤以盘龙祖师殿、药师殿、观音殿香火最盛。寺宇四周林木繁茂,以茶花、松柏著名。原有万松寺,现建高大的观海楼,登高可远眺滇池风光。盘龙寺环境极其清幽,每年七月十七日和八月十八日为盘龙庙会,游人众多,是人们休闲览胜旅游胜地。
门票:8元
距离:盘龙寺距昆明市区39km
交通方式:于东站乘开往江川、通海方向的中巴车,至晋城盘龙寺下。
游览内容:云南三大佛教圣地之一 --晋宁盘龙寺
食 宿 点:盘龙山庄
去处5:圆通寺
圆通寺位于昆明市区内的圆通街,与昆明动物园毗连,是昆明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从唐时南昭国在此建“补陀罗寺”算起,已由1200多年的建寺历史。同时,它也是现在昆明市内最大的寺院,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一带都享有盛名。云南省和昆明市的佛教协会都设在这里。
圆通寺以造园手法建寺,青山、碧水、彩鱼、白桥、红亭、朱殿、彩廊交相辉映,景色如画,是全国重点佛教寺庙之一。寺宇坐北朝南,富丽堂皇,整个寺院以圆通宝殿为中心,前有一池,两侧设抄手回廊绕池接通对厅,形成水榭式神殿和池塘院落的独特风格。殿内供奉有清光绪年间精塑三世佛坐像,大殿正中两根高达10余米的立柱上,各塑有一条彩龙,四壁还塑有五百罗汉像,均堪称中国佛寺中的上乘之作。大观楼长联的作者孙髯翁,晚年曾在此地德咒蛟台算悬挂为生。
圆通寺有高大壮观的圆通胜景坊、圆通宝殿、八角亭,有我国内地目前独一无二的一座上座部佛教佛殿——铜佛殿。殿内泰王国佛教界赠送的铜制释迦牟尼趺坐像(高3.5米,重4吨),与圆通宝殿的释迦牟尼塑像,形态各异,显示了佛教两大部派间的差异,令人大开眼界。
圆通寺,由大乘佛教(又称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和藏传佛教(也就是喇嘛教)三大教派的佛殿组成,以大乘佛教为主。到这您不必跑很多地方,就可对佛教三大教派的殿宇一览无遗,还可对三大教派不同的宗教风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门票:8元;学生票:4元
交通指南:乘坐4、59、74、83、101等路公交车,到圆通山站下。
去处6:曹溪寺
距春城昆明41公里的安宁葱山中支,林木苍翠,绿草如茵,群峰屏列,云气蒸腾。崖谷之间,清泉琮铮,鸟叫蝉鸣。半山腰里,有一座颇享盛名的丛林古刹———曹溪寺。
曹溪寺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
曹溪寺前临螳螂川,背靠葱山,有碧鸡、龙马、笔架诸峰环绕,寺踞半山间,气象巍巍。
除“天涵宝月”奇观外,寺内碑刻较多。首推后殿的《重修曹溪寺碑》最有价值。
大殿前院里,有一株古梅,相传为元代僧人所植,虽已干枯枝弱,仍不失为罕见的古树。
寺南约半公里,有一龙潭,直径两丈有余,水深3—4尺,潭水清澈见底,每日早、午、晚时,潭水沸腾,当地人称为“圣水三朝”,乃“安宁八景”之一。
寺东南沿山行里许,又有一深潭,泉水涌出,状如串珠,人到潭边。顿觉透体清凉。人们誉此为珍珠泉。
曹溪胜景,互相衬托,千年古寺以其美妙而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
曹溪寺门票价格:门票:5元/人。
曹溪寺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
周边中心城市及车程:昆明市区到此38公里
交通:游客可从昆明市人民西路近郊班车客运站乘车前往安宁温泉,票价3元;如果自己驱车前往,只需出碧鸡关,沿楚大公路走1小时左右可到。另外,可从温泉乘缆车直达曹溪寺。
食宿:安宁温泉附近的餐厅很多,比较有特色的是昆明天天罗非鱼设的分店。附近有许多宾馆、度假村可供住宿,如安宁温泉第一大酒店,设有标准房、温泉套房等;四星级标准的潮溪山庄,具有西式庭院风格,设有广场音乐喷池、大型地下停车场、游泳池等。
去处7:昙华寺
昙华寺位于昆明市东郊2公里处,因园内有一株优昙树(实为云南山玉兰,树龄至今已300多年)而得名。
昙华寺始建于明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位于昆明市东郊金马山群峰之中的瑞应山麓,据传建寺时一株古优昙花树不慎被压死,寺建成后,这株婆娑老树又重新萌芽,新叶窈窕如菠萝而有九丝、花如芙蓉而开十二瓣、闰则加一瓣。其花期仅数小时,其香浓烈,沁人心脾。从而寺因花而得名——昙华寺。
昙华寺以花木繁茂而著称,犹以夏秋之玉兰花、茶花海棠,冬春之仙客来而久负盛名。
有律诗为证:
昙华春意闹,百卉展新装。
海棠沉醉态,月季弄晴光。
红入夭桃艳,绿波柔柳长。
漫步临芳径,寻梅觅暗香。
昙华寺花潮在小巧玲珑的庭院中涌动,游精致的江南园林,赏奇丽的各种花卉,仲夏之夜观昙华一现,登瑞应塔缆昆明景致,极目远眺,春城景色尽收眼底。滇池风光一览无余,睡美人婀娜身姿尽现眼前。低头俯视,绿树掩映中的昙华古刹,显得更加庄严凝重。
昙华寺,这座饱经沧桑的名蓝古刹,借世博东风,旧貌换新颜,正以春的韵律和温暖,迎接八方游人,五洲宾客。
1981年,昙华寺被扩建成一座访江南古典园林的公园,分为前园、中园、后园三部分。前园基本以原寺庙的三进院宇为主,亭台楼阁,假山水榭,花木竹林,回廊曲桥,错落有致。中园比前园稍大,建有一鉴轩、牡丹园、杜鹃园、山茶园、海棠樱花园和儿童娱乐园。在前园大义厅右侧小园中,存有反映朱德早期进步思想的“朱德赠映空和尚诗文碑”。前、中两园新增的钱南园纪念碑廊、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石刻、全国名联碑园等,值得一览。1996年4月,后院的瑞应山上,又新建成一座高48米、七层八角的“瑞应塔”。这是一座可供游人登楼远眺的跌旋式观览塔。登临塔楼,昆明市区林立的高楼大厦以及四周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它的四周山地上,遍植贴梗海棠、火把果、杜鹃花、雪松等花木,还有新建的长廊、小亭和垂钓池。
昙华寺面积约与圆通寺相等,但圆通寺的建筑比较大方、壮观,而昙华寺的建筑则小巧玲珑。
门 票: 5元
公共交通:市区乘54路公交车可直达昙华寺。
去处8:大德寺双塔
大德寺双塔位于昆明五华山东侧的祖遍山巅,今平政街大德寺内。1983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它同东、西寺塔一样,是昆明古老文明的象征。
大德寺双塔建于明成化十三年,形制仿西安小雁塔,位于大德寺接引殿和大雄宝殿之间,两塔高21米,东西相距27米,均为密檐实心方塔,塔身每层四面均有佛龛,供奉佛像,并嵌有碑记。全塔朴素无华,自然庄重,五百余年来,历经沧桑,依然如故。
双塔是昆明市区内著名古刹———大德寺的佛塔。建塔之后,大德寺又因塔得名,并称双塔寺。大德寺所在的祖遍山,是景致极幽奇之地。山上古柏森森,翠荫蔽日,登临其上,城郭千家,山林秀色,滇池碧波,一览无余。明清两代,迭有修葺,成为昆明市区较大的佛寺之一。与寺西的盐龙祠,寺祠相连,前来烧香拜佛者及游览观光者终年不息,成为香火甚旺的古刹之一。
交通:92路公交车到华山东路站下,往南走100米左右即到
住宿:昆明的住宿条件很成熟,各种星级宾馆,以及旅馆、招待所都有。房价情况一般是四星级宾馆,标准房在600元以上;三星级宾馆,标准房在180元以上;一星级宾馆,标准房100元左右;招待所、旅馆中带卫生间的客房,40~200元不等,普通床位5~30元。当然这些价格在淡旺季会有些差别。选择住宿最好是在离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较近的地方,那里到景点的交通也很方便。 如果您是背包族,这里为你推荐几个环境舒适,收费又低的好去处。 昆明茶花宾馆(青年旅馆): 这是个适合背包族游客的住处,人气很旺,这里没准还能找到志同道合的驴友。 地址:昆明市东风东路96号 房价:门市价260元/间,打折后120~150元不等 交通:离昆明火车站3公里,可坐63路公交车到宾馆;离昆明国际机场6公里,旅馆每天有免费巴士往返于机场之间,或坐5路公交车到云南体育馆下车;如果叫出租车起步价就可以到火车站,13元左右可以到机场。 昆明国际青年旅舍: 地址:昆明市翠湖南路94号政协宾馆C座一楼 房价:多人间(6人):20元/人(会员价),25元/人(非会员);双人间:70元/人(会员价),80元/人(非会员) 交通:距离火车站6公里,在火车站乘2路至小西门站下,过天桥,步行七八分钟就到了; 距离飞机场9公里,在机场乘52、103路车也是到小西门站下。
美食:昆明十大名特风味小吃:过桥米线、四喜汤圆、荞包子、太师饼、都督烧卖、荠菜饺、火腿豆焖饭、小锅米线、饵块、什锦凉米线。
小贴士:在昆明市区问路是件比较麻烦的事, 昆明人大都说方言,语言交流有些困难,而且昆明人口中有许多外来人员并不十分了解昆明;但是如果问到昆明的年轻人他们很热情友善,会不厌其烦地讲解。 昆明的早班车发车比较迟这对外来旅游的人来说也是非常不便的,不过这个城市的人都很悠闲,到这里来也就不必那么心急火燎的了,还是悠着点吧。
·标签关键字:云南昆明旅游八大拜佛不可错过地 中国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