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投身游泳运动不乏是一个非常好的健身选择。但是,游泳场所引发的各种疾病也让游泳爱好者多少有些恐惧,其实大可不必,只要游泳池的管理者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游泳池卫生管理规定》进行严格管理,达到卫生标准的要求,游泳者做好自身保健及防护即可预防。
北京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有关负责人高文新说,每年夏季游泳高峰来临之际,各区县卫生监督所的监督员都会对游泳场所依法进行监督监测,加大执法力度,水质合格率逐年上升。最新检查数据显示,今年各游泳场馆的主要水质指标基本能够达到90% 以上,本市游泳场所的卫生管理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选择卫生游泳场馆六项注意
1.看证件:步入卫生合格的游泳池大厅,您可以观察到在售票处明显位置悬挂有由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其中许可项目为游泳场所。
2.看检查岗:在夏季,游泳馆入口处有红眼病检查岗,检查人员会认真检查每位进入游泳池游泳者的眼睛,如有红眼病患者,工作人员应劝其不要进入游泳池。
3.看环境:观察周围环境、卫生设施、更衣室、更衣柜、卫生间应该非常清洁无异味。
4.看设施:正规的游泳池更衣后必须通过强制性淋浴和含有较高余氯的浸脚消毒池可以进入游泳池,浸脚消毒池宽度与走道相同,长度不少于2米,池水深度不少于20厘米,池水每4小时更换一次,同时可以闻到氯味。泳池的公用拖鞋必须一客一消毒。
5.看人数:正规的游泳场馆,应保证“每人3平方米以上的水面”,一个600平方米的水面不得超过200人。
6.看空气:室内空气不闷不憋、通风良好。
“一看二闻”方法鉴别水质好坏
下水前用一“看”二“闻”的简易办法做一下判断。所谓“看”就是凭眼睛先看一下池水应该是清澈透明、见底;水面上没有漂浮的灰尘和杂物,再站到游泳池的侧面穿过水面能看到第四、五泳道线,如果看不到说明水质比较混浊,池底再有泥沙,肯定水是不合格的;所谓“闻”就是靠近池水后,先闻一下池水里有无余氯(漂白粉)的味道;但是有较重的刺鼻味道,消毒药可能过量,过量的消毒药对人体的黏膜有刺激作用。
不可忽略的游泳保健措施
游泳前后向眼内滴一些常用的消炎眼药水,可以达到预防红眼病、沙眼等疾病;上岸后,首先要去卫生间排一次尿;用淋浴洗澡并用浴液或香皂进行全身擦拭,可以有效的去除残存在身上的污垢、细菌及病毒。用棉签将耳朵内的水分擦干防止中耳炎的发生。建议游泳时戴泳镜、耳塞;尽量自备毛巾、拖鞋、浴巾;将换下来的衣服最好放在自带的塑料袋里再存入更衣柜内。
六种人暂时不能游泳
1.酒后忌游泳。饮酒后中枢神经有些麻痹容易发生溺水。
2.传染病患者(如肝炎、痢疾、结膜炎、皮肤病、结核等)或体表有创伤感染的病人忌游泳,以免病情加重和传染他人。
3.女性月经周期内忌游泳。
4.饭前饭后忌游泳,空腹游泳会头晕;饱腹易发生胃痉挛、腹痛甚至呕吐,由于呕吐还可能发生溺水等危险。
5.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和剧烈活动后忌游泳,此时游泳会突然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发生意外。
6.长时间暴晒后忌游泳,皮肤暴晒后接触游泳水皮肤易发生炎症。
众所周知,游泳是一项理想的全民健身运动,其特点是促使全身肌肉均匀发展,促进呼吸和血液循环,对增强体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要保证这项运动的健康发展,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游泳场馆的管理者必须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游泳者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提高个人素质,自觉遵守公共道德秩序。(图片来自:pcla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