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的线虫是一种兰科植物的寄生虫病害。属线形动物门,线虫纲,垫刃线虫科。兰花的线虫,成虫体型呈线状长圆柱形,两端尖且细,不分节,体由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线虫卵很细小,最小的只有1微米。落入植料中的虫卵,于植料潮湿时吸水膨胀,幼虫溢出后侵入根被组织,沿植株向上移到叶片或叶肉组织或根部的贮藏组织内吸取兰株的养分,刺激皮层细胞,引起虫瘿的形成。线虫的成虫群体成熟后在虫瘿内交配产卵,入冬卵孵化为幼虫后,留在虫瘿内,在来年大地回春时,幼虫就会溢出虫瘿壳,经雨水及灌淋时冲洗,落到植料基质中,再重复感染。
有此虫病的植株,初夏时虫体开始往寄主的根被部和叶片迁移,从气孔或水孔入侵,使叶片出现磷黄色的圆点,底面均可见到。入秋后此黄点成厚革状的疮痂瘿,呈圆形。根部出现定点粗糙性弯曲,然后形成扁平瘤状小虫瘿。当根退化入冬干枯时,活虫瘿留在植料或培养基质中。来春温度升高到18~22℃时,瘿内幼虫溢出,感染其他根体及同盆的新个体。如此反复发作。寄生了线虫的兰株,叶片多数变厚硬,且有疮痴状物,分蘖不正常,多不能抽花茎。
兰花线虫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可用1% 高锰酸钾液漂洗基质后用清水洗净,晾爽后即可使用。在冬春分盆时,应把有虫瘿的叶片剪除,还要把老根及有虫瘿的根和干枯了的苞片叶剪除烧毁。发现叶片有圆形小黄点时,要马上施用咦哺丹等内吸性杀虫剂;在叶面及叶背喷射3%。的拘檬酸吸哗嗪液或800倍的鱼藤酮液,或用4%的山道年水剂喷施;亦可用上述药液淋灌植料,使兰根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