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根据性质的不同,可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 、E、K,不易排出体内,长期过量使用容易在体内储积发生中毒。
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服用过量则容易从尿中排出,不易中毒,但是大量摄入仍然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
一、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
B1过量可导致心悸,失眠,烦躁不安,高血压,皮疹和过敏;B2过量会导致恶心,呕吐,乏力,贫血,低血压、尿液变黄。B6如果每日服用超过200毫克,持续一个月,即可导致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孕妇超量服用,也会导致婴儿出现维生素B6依赖综合征。
如果每天服用2-6克B6,几个月可出现严重的周围神经炎,表现为神经感觉异常、步态不稳、手足麻木等。
维生素C
维生素C又被称为抗坏血酸,适量的补充维生素C可抵抗自由基,对抗感冒。但是大量使用会引起腹泻、泌尿系统结石、诱发痛风、胃溃疡加重。每日2-3克长期使用,停药后会引起维生素C缺乏症。怀孕妇女连续大量服用维生素C,会使胎儿产生依赖性。
二、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A对维持视觉、骨骼生长及皮肤的功能起着重要作用,正常成人每天的维生素A最低需要量约为3500国际单位,儿童根据年龄不同,为2000-2500国际单位,哺乳期妇女可适当增加到6000国际单位。
日常饮食中,蛋黄、鱼肝油、动物肝脏、深绿色或深黄色蔬菜及水果中含维生素A较为丰富。
维生素A如在体内大量蓄积,可能发生骨骼脱钙、关节疼痛、皮肤干燥、食欲减退等中毒症状。
儿童一次用量超过30万国际单位,成人超过100万国际单位,即可引起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异常激动、头晕、嗜睡、严重头痛、呕吐、腹泻、脱皮,婴儿会出现颅内压增高,导致前囟宽而隆起、惊厥呕吐,还可能出现脑积水。
成人若每日10万国际单位,连续服用超过6个月,可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骨关节疼痛、颅内压升高、过度兴奋、头痛、呕吐、厌食等。
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对骨骼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可用于预防并治疗佝偻病、骨质软化和骨质疏松。日常饮食中,鱼肝油、肝脏、蛋黄、牛奶中富含维生素D.此外,适当的光照有利于人体内内源性维生素D的合成。青少年、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日需要量约为400-800国际单位。
长期大量口服维生素D,可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高血压、骨痛,严重中毒时则会导致肾衰竭,软组织和血管钙化。如果孕妇长期大量服用,则会引起高钙血症,使婴儿智力低下。儿童过量则可能导致生长发育停止。
维生素E
维生素E又被称为生育酚,与生殖功能相关。日常饮食摄入主要来自于植物油、绿色蔬菜、豆类、肉类。
一般正常饮食即可提供每日所需量。长期超量服用维生素E,每天超过300毫克,可能导致高血压、荨麻疹;每日量400至800毫克,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眩晕、乳腺肿大、视力模糊、头痛、头晕、妇女月经过多或闭经;每日量超过800毫克,可影响内分泌功能、性功能、免疫功能,导致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
维生素K
维生素K与体内凝血功能相关,人体每日需要量很少,绿叶蔬菜中富含维生素K,一般成人不需要额外补充,但新生儿较易缺乏。早产儿或低体重儿使用维生素K剂量较大,可引起新生儿黄疸、高胆红素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一般来说,只要饮食平衡,人体即可摄取每日所需要维生素,无需额外补充。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食物烹饪、饮食习惯等原因,对一些特定的人群,如儿童、饮食不规律者、减肥者、素食者、孕妇、饮食受限的老年人、食物过精过细的人等,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
但是千万不可把维生素类药物当做补品而盲目过量服用,必要时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请勿滥用维生素类药物。
·标签关键字:维生素非越多越好 吃多易中毒 维生素,多吃,中毒